[实用新型]一种计轴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908568.1 | 申请日: | 2019-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05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郭丰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科安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L1/16 | 分类号: | B61L1/1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新南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4 | 代理人: | 周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 ||
1.一种计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轴系统包括:
车轮传感器,设于区间段计轴点上,所述车轮传感器包括两个用于产生传感信号感应单元;
与所述车轮传感器相连的放大板,所述放大板包括:整形模块,包括:与所述感应单元一一对应设置的整形单元、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所述整形单元的一端与所述感应单元相连,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输出端口和第二输出端口相连,所述整形单元用于整形所述传感信号并产生整形信号或者故障信号,所述整形信号从所述第一输出端口输出,所述故障信号从所述第二输出端口输出;
与所述整形模块连接的检测模块,包括:两个检测单元,每个检测单元与所述第一输出端口相连,两个检测单元之间通信连接,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整形信号的波形并根据波形输出轴脉冲信号或第一占用信号;
与所述放大板相连的计轴板,用于根据车轮传感器的计轴信号识别列车运行方向并计算车轮数量,以及根据两个车轮传感器的车轮数量判断区间段占用或空闲,当判断结果为占用时,输出第二占用信号,当判断结果为空闲时,输出空闲信号,其中,车轮传感器的计轴信号包括对应两个感应单元的轴脉冲信号;
与所述放大板和所述计轴板分别相连的输出板,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占用信号、第二占用信号或空闲信号控制区间段关闭或开启;
所述放大板还包括与所述检测模块和所述整形模块相连的隔离输出模块;
所述隔离输出模块包括第一光电耦合器、第二光电耦合器和第三光电耦合器,所述第一光电耦合器与所述计轴板相连,用于隔离输出所述轴脉冲信号;所述第二光电耦合器与所述计轴板相连,用于隔离输出所述故障信号;所述第三光电耦合器与所述输出板相连,用于隔离输出所述第一占用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轴板包括第一判断模块和第二判断模块,所述第一判断模块与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相连,
所述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计轴信号,根据所述计轴信号判断所述列车的运行方向,并计算车轮数量,
所述第二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列车运行方向和车轮数量判断所述区间段占用或空闲,若区间段占用,则输出所述第二占用信号,若区间段空闲,则输出空闲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轴系统,其特征在于,
每个整形单元包括:四个电压比较电路,每个所述电压比较电路设有一个电压门限,四个所述电压比较电路依次相连,
第一电压比较电路接收所述传感信号,当所述传感信号的电压高于第一门限电压时,输出故障信号至所述隔离输出模块,否则,输出所述传感信号的电压至第二电压比较电路;当所述传感信号的电压低于第二门限电压时,输出所述故障信号至所述隔离输出模块,否则,输出所述传感信号的电压至第三电压比较电路;当所述传感信号的电压低于第三门限电压,输出空闲信号至所述检测模块,否则,输出所述传感信号的电压至第四电压比较电路;当所述传感信号的电压高于第四门限电压,输出占用脉冲至所述检测模块,
其中,所述第一门限电压高于所述第四门限电压,所述第四门限电压高于所述第三门限电压,所述第三门限电压高于所述第二门限电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压比较电路,设有所述第一门限电压9.95V,用于检测所述感应单元断线状态;
所述第二电压比较电路,设有所述第二门限电压5.04V,用于检测所述感应单元离轨状态;
所述第三电压比较电路,设有所述第三门限电压8.25V,用于检测所述感应单元空闲状态;
所述第四电压比较电路,设有所述第四门限电压8.45V,用于检测所述感应单元占用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板还包括与四个感应单元相连的内部电源模块,用于给所述感应单元提供恒流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计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电源模块包括依次相连的保护单元、隔离单元、稳压单元和恒流单元,所述保护单元接入外接直流电,通过所述隔离单元将所述外接直流电转换为四路独立电源,每路独立电源对应一个稳压单元,所述稳压单元调节所述独立电源的电压至所述恒流单元,产生恒流源供给所述感应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科安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科安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0856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