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远近光一体的车灯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901300.5 | 申请日: | 2019-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62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1/657 | 分类号: | F21S41/657;F21V5/04;F21V7/04;F21V14/02;F21V29/70;F21W102/13;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11283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志兴;赵东方 |
地址: | 2018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周期 车灯 模组 本实用新型 预设 光源 光源利用率 明暗截止线 远近光切换 远近光一体 车辆照明 内光源 近光 远光 光照 发光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照明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远近光一体的车灯模组,所述车灯模组通过光源在旋转周期内连续发出的光形成远光,通过将所述光源在每个旋转周期的预设角度范围内关闭实现近光切换,该预设旋转角度范围内光源不发光,在旋转周期的其他角度范围内发出的光可形成具有特定明暗截止线形状的近光照明光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灯模组的结构以及远近光切换机制简单,光源利用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照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远近光一体的车灯模组。
背景技术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01510137921.7提供的投射式LED汽车远近光灯光学照明系统中,设置有用于对LED光源的光线反射的反光杯,在反光杯向凸透镜反射光线的区域内设置有遮挡部分反射光线的挡板,对应挡板还设置有用于挡板上下滑动的动力驱动机构,通过动力驱动机构控制挡板上下滑动遮挡投向迎面车辆驾驶员的灯光,挡板的边缘形状使光束照在路面上形成明暗截止线。
在现有的远近光一体车灯模组中,实现近光灯功能需要将远光区域的光线进行遮蔽,导致光源的光能损失,被遮挡的光线还会导致遮光板及其附近的区域温度急剧上升,对机械结构的耐热性能提出更高要求。作为改进,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01510634463.8中设置有与光源对应的光学器件,如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通过关断远光光源来关闭远光,避免了采用遮光板切换的方式来切换远、近光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是这种方式需要同时设置近光光源、远光光源以及对应的光学器件,使得车灯模组的结构更复杂、成本上升。并且,由于远、近光光源共用一个透镜,远光和近光照明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分界线,即远光无法覆盖到近光照明区域,导致远光照明效果不佳,光源利用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光源利用率高的远近光一体的车灯模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远近光一体的车灯模组,所述车灯模组包括发光单元、散热器、电机和透镜;
所述发光单元安装在所述散热器上,所述散热器与所述电机的转轴连接,其中,所述电机驱动所述散热器及所述发光单元绕所述转轴周期旋转;
所述车灯模组通过所述发光单元在旋转周期内连续发光形成远光,通过将所述发光单元在每个旋转周期的预设角度范围内关闭实现近光切换。
优选地,所述转轴偏离所述散热器的轴心;
所述转轴所在直线与所述透镜的焦平面的交点视为所述发光单元的旋转中心,所述发光单元的旋转中心位于所述透镜的焦点处。
优选地,所述发光单元在每个旋转周期的预设角度范围内关闭时,所述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经所述透镜折射后形成明暗截止线形状可控的近光光形。
优选地,所述转轴旋转的最小频率值为50-80赫兹。
优选地,所述发光单元静态发光经所述透镜折射后形成基础光形P。
优选地,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透镜之间设置有反光镜和/或透明光导体。
优选地,所述发光单元为LED光源或激光光源。
优选地,所述车灯模组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透镜的透镜支架和用于安装所述电机的电机支架,所述透镜支架与所述电机支架连接并围成一用于容纳所述散热器的空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发光单元在旋转周期内连续发光形成远光,当切换为近光时,将发光单元在旋转周期的预设角度范围内关闭,该预设旋转角度范围内光源不发光,在旋转周期的其他角度范围内发出的光可形成具有特定明暗截止线形状的近光照明光形。该车灯模组的结构及远近光切换机制简单,无需设置遮光板,远光光形和近光光形的稳定性好,光源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车灯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车灯模组的前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9013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