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碰撞吸能结构及具有其的转向管柱和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93429.6 | 申请日: | 2019-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3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 发明(设计)人: | 潘良聪;程翔;王祥;郭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1/19 | 分类号: | B62D1/19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孙燕娟 |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碰撞 结构 具有 转向 管柱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碰撞吸能结构及具有其的转向管柱和车辆,所述碰撞吸能结构用于吸收来自传力件的碰撞能量,包括:连接主体,具有第一固定部以固定传力件;第一剪切件,设置于连接主体上,与外接固定装置连接,并具有第二固定部;第二剪切件,将第一剪切件固定于连接主体上,并与第一剪切件可分离连接;以及弹性件,缠绕于第一剪切件的第二固定部上,当第一剪切件和第二剪切件分离时,弹性件收紧于第二固定部,以吸收来自传力件的碰撞能量。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吸能保护的作用,有效地保护驾驶员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碰撞吸能结构及具有其的转向管柱和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安全一直是汽车研发重点关注的领域,许多国家及全球性机构都出台相应的法规和标准来指导及规范汽车企业生产,促进汽车安全技术的持续发展,并开发出多种用于避免或减少乘员伤害的安全技术。
目前转向管柱溃缩吸能结构多为镶块式吸能、钢带撕裂式吸能等结构。镶块式吸能结构,溃缩时管柱本体与镶块脱离,方向盘与管柱整体落向驾驶员腿部,不利于驾驶员受到撞击后的缓冲,严重时可能会影响驾驶员的人身安全。钢带撕裂式吸能结构,其实是镶块吸能结构的改良版,发生溃缩时,支架容易出现翻转,导致溃缩力不稳定,前段溃缩力大,后段溃缩力急剧衰减,甚至无法吸能,不能有效地保护驾驶员安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碰撞吸能结构及具有其的转向管柱和车辆,以有效地保护驾驶员安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碰撞吸能结构,用于吸收来自传力件的碰撞能量,包括:连接主体,具有第一固定部以固定传力件;第一剪切件,设置于连接主体上,与外接固定装置连接,并具有第二固定部;第二剪切件,将第一剪切件固定于连接主体上,并与第一剪切件可分离连接;以及弹性件,过盈缠绕于第一剪切件的第二固定部上,并在第一剪切件和第二剪切件分离时,收紧于第二固定部,以吸收来自传力件的碰撞能量并防止传力件脱落。
在一实施方式中,弹性件末端弯折形成弯折部;连接主体上设置有卡抵槽,卡抵槽设置于连接主体的壁部,以使弯折部突出连接主体,并在弹性件收紧时,使弯折部卡抵于连接主体。
在一实施方式中,卡抵槽上设置有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具有导引面和夹持面;弯折部由导引面导入卡抵槽,并由夹持面固定。
在一实施方式中,导向结构包括设置于卡抵槽壁部上的导向套。
在一实施方式中,弹性件为弹性金属丝。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固定部表面设置有金属丝衬套,弹性件缠绕于金属丝衬套上,并且金属丝衬套的周壁上还设置有凸起结构。
在一实施方式中,凸起结构包括到个半圆柱形凸起,以调节弹性件的变形力。
在一实施方式中,传力件是转向管柱,第一剪切件是镶块,第二剪切件是注塑销。
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转向管柱,其具有上述任意一种碰撞吸能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具有上述任意一种转向管柱。
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吸能保护的作用,有效地保护驾驶员安全。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934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虹吸与倒虹吸原理科普演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合丝制作设备的收料翻转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