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铝板中性除锈剂雾化喷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78926.9 | 申请日: | 201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79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张裕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裕文 |
主分类号: | B05B9/04 | 分类号: | B05B9/04;B05B15/656;B05B15/62;B08B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中性 除锈 雾化 喷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铝板中性除锈剂雾化喷涂装置,包括雾化腔、车体、设备腔和主体,所述车体的顶端设置有主体,且主体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主体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所述主体一侧的底端安装有除锈剂入口,所述主体另一侧顶部的两端均安装有挂钩。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有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与增压泵通过连接管相连通,增压泵将空气压缩,再由增压泵对压缩过的空气进行增压,通过第二雾化喷头将气泡排入雾化腔的内部,使气泡在雾化腔内运动变形,使雾化腔内的中性除锈剂呈液雾状,将细致的液雾状的中性除锈剂通过第一雾化喷头喷洒,使喷涂效果更均匀,增加除锈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除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铝板中性除锈剂雾化喷涂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铝板长期使用会产生锈蚀,若不及时去除后造成锈蚀越来越严重,所以提出一种汽车铝板中性除锈剂雾化喷涂装置,但是现有的中性除锈剂雾化喷涂装置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
第一,传统的中性除锈剂雾化喷涂装置喷涂不均匀,造成除锈效果不好,无法达到用户需求。
第二,传统的中性除锈剂雾化喷涂装置的喷头为了更便于使用,通常将连接喷头的管子设置的更长,较长的管子不便于管理和摆放。
第三,传统的中性除锈剂雾化喷涂装置没有设置在除锈后对铝板的冲洗,使用完中性除锈剂雾化喷涂装置后需要单独烧制热水对铝板进行冲洗较为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铝板中性除锈剂雾化喷涂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喷涂不均匀,造成除锈效果不好,无法达到用户需求、喷头为了能更便于使用,通常将连接喷头的管子设置的更长,较长的管子不便于管理和摆放和没有设置在除锈后对铝板的冲洗,使用完中性除锈剂雾化喷涂装置后需要单独烧制热水对铝板进行冲洗较为费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铝板中性除锈剂雾化喷涂装置,包括雾化腔、车体、设备腔和主体,所述车体的顶端设置有主体,且主体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均安装有万向轮,所述主体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且控制面板的内部安装有单片机,所述主体一侧的底端安装有除锈剂入口,所述主体另一侧顶部的两端均安装有挂钩,所述主体另一侧顶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雾化喷头,所述主体另一侧顶部的另一端设置有增压喷头,便于挂放,所述主体另一侧的底端安装有进气口,所述主体内部顶端的一侧设置有加热腔,且加热腔两侧的底端均安装有加热块,所述主体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雾化腔,且雾化腔的两侧均安装有压强计,诉述雾化腔内部的顶端安装有第二雾化喷头,所述主体内部的底端设置有设备腔,且设备腔内部一侧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一侧通过连接管与除锈剂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水泵的另一侧设置有流量控制阀,所述第一水泵通过连接管与流量控制阀的底端相连通,所述流量控制阀的顶端通过连接管与雾化腔顶端的一侧相连通,所述设备腔内部一侧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水泵,且第二水泵的顶端通过连接管与加热腔的底端相连通,诉述第二水泵的一侧通过连接管与增压喷头的底端相连通,所述设备腔内部的顶端安装有增压泵,且增压泵的顶端通过连接管与第二雾化喷头的底端相连通,所述设备腔顶端的另一侧安装有空气压缩机,且空气压缩机的一侧通过连接管与增压泵的一侧相连通,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另一侧通过连接管与进气口相连通,所述控制面板和压强计的输出端分别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增压泵、加热块、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空气压缩机和流量控制阀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雾化腔的一侧连接有管体,且管体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滑轨,管体的内部设置有收拉管,且收拉管与第一雾化喷头的底端相连通,并且收拉管的一端安装有与滑轨相互配合的滑块,滑块的底端安装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底端与滑轨的底端连接,滑轨与滑块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管体与雾化腔构成焊接一体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雾化喷头与增压喷头一侧的顶端均安装有与挂钩相互配合的钩环,挂钩与钩环之间构成卡扣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裕文,未经张裕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789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漂浮的水上电缆
- 下一篇:一种戈壁公路路侧兼具引排和拦挡功能的直角砂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