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远近光一体车灯模组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65153.0 | 申请日: | 2019-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79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祝贺;仇智平;龚卫刚;聂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45/47 | 分类号: | F21S45/47;F21S4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周春雨;黄志兴 |
地址: | 20182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近 一体 车灯 模组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灯,公开了一种远近光一体车灯模组,包括反射镜(1)、近光线路板(2)、聚光器(3)、远光线路板(4)和透镜(5)。近光线路板(2)位于反射镜(1)的下方,其上设置有近光光源;反射镜(1)上设置有反射镜散热孔;聚光器(3)为自前端向后、向下延伸的弯折状,包括入光口(31)、出光面(32)和反射面(33),入光口(31)位于聚光器的下端,出光面(32)位于聚光器的前端,反射面(33)位于聚光器的弯折处;远光线路板(4)设置在聚光器的下方,其上设置有远光光源,所述远光光源位于所述入光口的下方。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含本实用新型车灯模组的车辆。本实用新型具有散热效果好,稳定性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灯,具体地,涉及一种远近光一体车灯模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车灯模组,一般是指设置有透镜或者相应功能的结构元件作为出光元件的照明装置,不特殊说明的话,一般就是指设置有透镜的车灯照明装置。远近光一体车灯模组作为汽车前照灯照明装置中的重要的类别之一,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目前中、高配的汽车当中,有很大一部分设置有远近光一体车灯模组,用于汽车近光和远光的集成照明。
远近光一体车灯模组由于在一个模组中集成有近光和远光功能,也就是说,在模组中同时设置有近光光源和远光光源,这就要求模组具有很好的散热性能。散热性能不好,大功率的近光光源和/或远光光源会导致模组中的温度过高,在影响电子器件稳定性的同时,还会引起模组中普遍采用的高分子材料的老化和变形。常用的控制模组内温度的方法,一是控制近光光源和/或远光光源的功率。但这会导致模组的近光或远光输出光通量相应也较低,使得模组的近光或远光性能受到影响。一是改善散热性能,常用的方法是加设散热风扇。但这会增加模组的体积,增加模组的振动,提高模组的成本。
还有一种改善模组散热性能的方法是增加近光光源和远光光源之间的距离。现有的远近光一体车灯模组,远光单元和近光单元均使用反射镜作为初级光学元件。在此情况下,需要将远光光源和近光光源分别设置在远光反射镜和近光反射镜的一个焦点上,而远光反射镜和近光反射镜的另一个焦点要求位于透镜附近,以使得远近光光型更加清晰。这就限制了近光光源和远光光源的设置位置,无法自由地拉大近光光源和远光光源之间的距离。也有一种近光单元使用反射镜作为初级光学元件,远光单元使用聚光器作为初级光学元件的远近光一体车灯模组。此时,聚光器的出光面位于透镜焦点附近。现有的聚光器多为轻微弯曲的大致直线状,以保证在其内部传输的光线成全反射状态,入光口和出光面分别位于聚光器的后部和前部,远光光源设置在入光口的后方。这种结构同样限制了近光光源和远光光源的设置位置,无法自由地拉大近光光源和远光光源之间的距离。
远近光一体车灯模组的远近光线路板通常设置在反射镜下方,为反射镜所包围,而传统反射镜缺少散热通道,远近光线路板上的热量仅能通过散热器的传导而扩散,不利于模组的散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远近光一体车灯模组,该远近光一体车灯模组能够提高模组的散热性能,保证模组的性能稳定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的车灯模组散热性能高,性能稳定性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远近光一体车灯模组,包括反射镜、近光线路板、聚光器、远光线路板和透镜;所述近光线路板位于所述反射镜的下方,其上设置有近光光源;所述反射镜上设置有反射镜散热孔;所述聚光器为自前端向后、向下延伸的弯折状,包括入光口、出光面和反射面,所述入光口位于所述聚光器的下端,所述出光面位于所述聚光器的前端,所述反射面位于所述聚光器的弯折处;所述远光线路板设置在所述聚光器的下方,其上设置有远光光源,所述远光光源位于所述入光口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651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化学合成塑料薄膜吹膜机
- 下一篇:镜油滴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