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滨海滩涂退化湿地灌草种子捕获及促发芽生长的构建体系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52776.4 | 申请日: | 2019-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68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夏江宝;王贵霞;陆兆华;孙景宽;刘京涛;杨红军;崔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A01G31/02;A01D91/04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 地址: | 256600 山东省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滨海 滩涂 退化 湿地 种子 捕获 发芽 生长 构建 体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滩涂湿地环境保护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滨海滩涂退化湿地灌草种子捕获及促发芽生长的构建体系。该滨海滩涂退化湿地灌草种子捕获及促发芽生长的构建体系,其特征在于:在裸露地段合理构建若干捕获体,捕获体以10‑20m2的方形面积为一个单元体,该单元体由内向外分别设置有中央蓄水槽、内部收集体和外围穴体;其中,中央蓄水槽为位于单元体中央位置的圆形或椭圆形的蓄水槽,内部收集体为在单元体的“┼”线型上均匀分布的四个“ㄇ”收集体,外围穴体为在单元体对角线上设置的对称分布的四个“∩”穴体。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地表粗糙度,改变微地形条件,调控水盐运移规律,捕获灌草植被种子,为湿地种子库带入新个体。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滩涂湿地环境保护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滨海滩涂退化湿地灌草种子捕获及促发芽生长的构建体系。
(二)背景技术
泥质海岸带的滩涂地带,由于地势平坦、海水冲刷严重,造成种子难以在地表附着,发芽生长困难,导致滩涂湿地地表植被覆盖率较低,部分区域裸露严重。为改变滨海滩涂湿地植被覆盖率较低的状况,构建植物种子捕获贮存的微生境,达到引进植物种子库建立先锋植物群落的目的,以加快植物群落的恢复进程。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植被覆盖率高、植物生产力强的滨海滩涂退化湿地灌草种子捕获及促发芽生长的构建体系。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滨海滩涂退化湿地灌草种子捕获及促发芽生长的构建体系,以滨海滩涂退化湿地的裸露地段为处理对象,其特征在于:在裸露地段合理构建若干捕获体,捕获体以10-20m2的方形面积为一个单元体,该单元体由内向外分别设置有中央蓄水槽、内部收集体和外围穴体;其中,中央蓄水槽为位于单元体中央位置的圆形或椭圆形的蓄水槽,内部收集体为在单元体的“┼”线型上均匀分布的四个“ㄇ”收集体,外围穴体为在单元体对角线上设置的对称分布的四个“∩”穴体;内部收集体的位置对应两相邻外围穴体的空隙处,两相邻内部收集体与外围穴体的间隔为2.0-2.5m,且内部收集体的收集口朝外。
本实用新型构建体系可形成高低不平、错落有致、凹凸对应的捕获体微区域,并在外围穴体和内部收集体的内外两侧均构建捕获区,中央处形成低洼水槽,综合考虑耐盐植物和水生植物的发芽生长区。捕获体面积以10-20m2左右为一个单元体,具体可依据裸露地段的面积合理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更优技术方案为:
所述外围穴体定位于所在单元体对角线初始外端的1.5-2.0m处,其长度为1.0m、宽度为50-100cm、内部为由外到里5-15cm深度的斜坡状穴体;外围穴体的外侧设置有高度5-10cm、宽度20cm的围捻,围捻外侧设置有宽度60-70cm、深度10cm的穴坑。
所述斜坡状穴体及围捻外侧的穴坑内均设置有15cm深的耕翻,这样可形成内外两侧共两处灌草种子捕获位置。
所述内部收集体定位于所在“┼”线型交叉点的2.0-2.5m处,内部收集体外侧设置有长度为1.0m的围捻,围捻中间宽度为20cm、高度为15cm,两侧宽度为20cm,高度为5-15cm逐步增高的弧形构型。
所述围捻内侧包围的土体为深度为10cm的穴坑,穴坑内设置有15cm深的耕翻;围捻外侧设置有深度10cm、宽度10cm的沟体,沟体内设置有15cm深的耕翻,同样可形成内外两侧共两处灌草种子捕获位置。
所述中央蓄水槽的直径为1.0-1.5m、深度为50-80cm,周围土埂高10cm,土埂顶宽10cm。
所述中央蓄水槽四周、在对角线位置的土埂处,分别开设有宽15-20cm、与地表面持平的低漏口,利于散播种子进入中央蓄水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学院,未经滨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527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MPO光纤配线用机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直杆自动开合反向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