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滨海滩涂退化湿地灌草种子捕获及促发芽生长的构建体系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852776.4 | 申请日: | 2019-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68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夏江宝;王贵霞;陆兆华;孙景宽;刘京涛;杨红军;崔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A01G31/02;A01D91/04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 地址: | 256600 山东省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滨海 滩涂 退化 湿地 种子 捕获 发芽 生长 构建 体系 | ||
1.一种滨海滩涂退化湿地灌草种子捕获及促发芽生长的构建体系,以滨海滩涂退化湿地的裸露地段为处理对象,其特征在于:在裸露地段合理构建若干捕获体,捕获体以10-20m2的方形面积为一个单元体,该单元体由内向外分别设置有中央蓄水槽(Ⅲ)、内部收集体(Ⅱ)和外围穴体(Ⅰ);其中,中央蓄水槽(Ⅲ)为位于单元体中央位置的圆形或椭圆形的蓄水槽,内部收集体(Ⅱ)为在单元体的“┼”线型上均匀分布的四个“ㄇ”收集体,外围穴体(Ⅰ)为在单元体对角线上设置的对称分布的四个“∩”穴体;内部收集体(Ⅱ)的位置对应两相邻外围穴体(Ⅰ)的空隙处,两相邻内部收集体(Ⅱ)与外围穴体(Ⅰ)的间隔为2.0-2.5m,且内部收集体(Ⅱ)的收集口朝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海滩涂退化湿地灌草种子捕获及促发芽生长的构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穴体(Ⅰ)定位于所在单元体对角线初始外端的1.5-2.0m处,其长度为1.0m、宽度为50-100cm、内部为由外到里5-15cm深度的斜坡状穴体;外围穴体(Ⅰ)的外侧设置有高度5-10cm、宽度20cm的围捻,围捻外侧设置有宽度60-70cm、深度10cm的穴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海滩涂退化湿地灌草种子捕获及促发芽生长的构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收集体(Ⅱ)定位于所在“┼”线型交叉点的2.0-2.5m处,内部收集体(Ⅱ)外侧设置有长度为1.0m的围捻,围捻中间宽度为20cm、高度为15cm,两侧宽度为20cm,高度为5-15cm逐步增高的弧形构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海滩涂退化湿地灌草种子捕获及促发芽生长的构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蓄水槽(Ⅲ)的直径为1.0-1.5m、深度为50-80cm,周围土埂高10cm,土埂顶宽10c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滨海滩涂退化湿地灌草种子捕获及促发芽生长的构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状穴体及围捻外侧的穴坑内均设置有15cm深的耕翻。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滨海滩涂退化湿地灌草种子捕获及促发芽生长的构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捻内侧包围的土体为深度为10cm的穴坑,穴坑内设置有15cm深的耕翻;围捻外侧设置有深度10cm、宽度10cm的沟体,沟体内设置有15cm深的耕翻。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滨海滩涂退化湿地灌草种子捕获及促发芽生长的构建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蓄水槽(Ⅲ)四周、在对角线位置的土埂处,分别开设有宽15-20cm、与地表面持平的低漏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学院,未经滨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5277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MPO光纤配线用机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直杆自动开合反向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