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铁车站的附属结构和主体结构连接处的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39523.3 | 申请日: | 201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2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姚锐;张煜;刘泉;李连和;李光涛;王建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一局集团天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29/16;E02D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5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铁 车站 附属 结构 主体 连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车站的附属结构和主体结构连接处的连接装置,属于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其包括车站主体结构以及车站附属结构,车站主体结构和车站附属结构的连接处形成有接缝,所述车站主体结构和车站附属结构在接缝处开设有凹槽,凹槽内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防水层、引流层以及吸附层,引流层上开设有多个竖直的引流孔,吸附层包括内部中空的吸附盒以及与吸附盒固定连接的连接板,吸附盒内部填充有生石灰,凹槽的两侧设置有预埋于车站主体结构内部以及车站附属结构内部的预制螺栓,连接板上开设有与连接孔,预制螺栓穿过连接孔且拧紧有螺母,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地铁车站的附属结构和主体结构连接处的防水能力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地铁车站的附属结构和主体结构连接处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人口、地域规划和城市生态环境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发展以地下铁道为骨干的大运量快速公共交通系统是解决城市拥堵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的轨道交通建设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7032320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用于地铁车站主体与附属结构接缝处的防水结构,所述车站主体结构与附属结构的接缝处设有一跨设于所述车站主体结构及所述附属结构的凹槽,在凹槽内设有防水组件,所述防水组件包括止水带,所述止水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车站主体结构及所述附属结构,所述凹槽的空余位置上填满岩棉,所述凹槽的槽口设置一防火板。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弥补现有结构防水单一的缺点,提高了接口处的防水性能。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防水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主体结构和附属结构的接缝处的密封防水能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接缝处难免会渗透进入水分,这些水分会在接缝内部积存,同时防水组件无法更换,因此防水组件会逐渐老化,积存在接缝内的水分最终破坏防水组件的防水效果,导致地铁车站的附属结构和主体结构连接处的防水能力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地铁车站的附属结构和主体结构连接处的连接装置,达到提高地铁车站的附属结构和主体结构连接处的防水能力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地铁车站的附属结构和主体结构连接处的连接装置,包括车站主体结构以及车站附属结构,车站主体结构和车站附属结构的连接处形成有接缝,所述车站主体结构和车站附属结构在接缝处开设有凹槽,凹槽内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防水层、引流层以及吸附层,引流层上开设有多个竖直的引流孔,吸附层包括内部中空的吸附盒以及与吸附盒固定连接的连接板,吸附盒内部填充有生石灰,凹槽的两侧设置有预埋于车站主体结构内部以及车站附属结构内部的预制螺栓,连接板上开设有与连接孔,预制螺栓穿过连接孔且拧紧有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渗入接缝处的水分会顺着接缝进入凹槽内,防水层作为第一道防水关卡,能够阻隔大部分的水分,使得接缝处的防水能力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防水层的防水能力会由于侵蚀或者松动等原因有所降低,此时一部分水分会进入引流层,首先,引流层位于防水层背离接缝的一侧,也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水作用,阻隔小部分的水分,而当渗透的水分含量较多时,水分会顺着引流孔进入吸附层,水分进入吸附盒内部并与吸附盒内部的生石灰接触,生石灰能够吸水,并与水反应产生热量,从而使得水分快速蒸发,进一步提高了防水能力。防水层、引流层以及吸附层通过连接板、预制螺栓以及螺母与车站主体结构和车站附属结构形成可拆卸固定连接,因此当使用时间较长之后,可以拧松螺母,将吸附层从凹槽内取出,更换新的吸附层,或者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选择更换防水层和引流层内的一个或者两个,确保接缝处能够始终保持高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附盒的上表面以及侧面均开设有进水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一局集团天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一局集团天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395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起重机
- 下一篇:一种真空瓶真空度的快速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