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新型燃油冷却散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810003.X | 申请日: | 2019-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17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明珠 |
主分类号: | F01P3/00 | 分类号: | F01P3/00;F01P5/10;F01P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丁彦峰;贺亚明 |
地址: | 2223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新型 燃油 冷却 散热 系统 | ||
一种发动机新型燃油冷却散热系统,包括有发动机、燃油油箱以及燃油冷却系统,燃油油箱内装载有燃油,在发动机上设置有冷却通道,燃油冷却系统包括燃油泵,燃油泵的进口与燃油油箱连接,燃油泵的出口与冷却通道的入口连接,冷却通道的出口与燃油油箱连接、用于实现热交换后的高温燃油回流至燃油油箱中。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由于使用燃油冷却散热方式直接冷却汽缸以及汽缸头等主要受热部件,相比于风冷散热效果更好,汽缸温度更低,发动机性能更好,寿命更长,各方面性能可以达到和水冷发动机相同的水平,相比于水冷发动机,本实用新型系统构成更为简单,能够有效减低发动机故障,减轻整车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动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新型燃油冷却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以汽车使用的发动机为例,现有活塞式汽油发动机或者是柴油发动机的散热方式主要有风冷散热、水冷散热及油冷散热。
对于风冷散热方式,其是利用发动机行进中的自然风对发动机直接进行冷却,发动机主要受热部件外部需要设置大量的散热片来吸收发动机的热量,散热片与空气接触,实现散热。由于空气导热性差,故风冷散热方式散热效率较低,从而导致发动机存在易过热,寿命短等问题。而且,受发动机形式限制,比如直列四缸就很少用风冷散热方式,由于中间两缸不能有效的散热,所以风冷只适合两缸或单缸的小排量低性能发动机。
对于水冷散热方式,需要在汽缸及汽缸头周围布设冷却液通道,在冷却液通道内流通冷却液,利用冷却液吸收气缸及气缸头的热量。水冷散热系统需要设置水泵、水箱以及散热风扇等部件,水泵与发动机齿轮或皮带传动直接连接,由发动机带动水泵运转,由冷却液吸收热量,然后再由散热风扇实现冷却液的散热。由于水冷散热系统比风冷散热系统多了水箱、水泵、风扇、水管、温控器等零部件,相比风冷散热方式,水冷散热系统成本高,重量重,结构复杂,故障率高。
对于油冷散热方式,其安装有一个类似水冷车散热水箱的散热器,把发动机内的机油通过外循环来降低温度,一般无需配备散热风扇。当配合风冷散热方式时,相对于水冷散热方式来说,它的结构也相对简单,由于把润滑发动机部件的机油直接降温,可以降低发动机的故障率,机油温度低还可以减少机油高温粘稠度降低,散热效果也较好。但是,油冷散热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对发动机机油量要求有限制,机油散热器不能过大,如果机油散热器过大,机油都会涌入机油散热器导致发动机底部润滑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散热性能可靠的发动机,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新型燃油冷却散热系统,包括有发动机以及燃油油箱,所述发动机设置有喷油器,所述燃油油箱通过燃油输送管与所述喷油器连接、用于向所述发动机输送燃油。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发动机上设置有冷却通道;另外,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一套燃油冷却系统。
具体地,所述燃油冷却系统包括有能够对燃油提供流通动力的燃油泵,所述燃油泵的进口与所述燃油油箱连接、用于燃油油箱内的低温燃油输送到所述燃油泵内,所述燃油泵的出口与所述冷却通道的入口连接、用于燃油泵输出的低温燃油输送至所述冷却通道内,所述冷却通道的出口与所述燃油油箱连接、用于实现热交换后的高温燃油回流至所述燃油油箱中。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有用于发动机温度进行监测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具有信号处理以及控制功能的控制器模组,所述控制器模组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信号连接、用于接收由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生成的监测信号,所述控制器模组与所述燃油泵控制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燃油泵的运行状态。
优选地,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有用于对燃油油箱内燃油温度进行监测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模组信号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明珠,未经李明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8100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定翼无人机弹射架
- 下一篇:一种润滑油生产用原料加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