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底壳预热系统及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84068.1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41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坤;郝其山;张维民;马鑫生;张清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F01M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底壳 预热 系统 发动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油底壳预热系统及发动机,其中油底壳预热系统包括锅炉,用于加热冷却液;水箱,所述锅炉和所述水箱连通形成预热循环回路;热管,所述热管的蒸发段置于所述水箱内,所述热管的冷凝段伸入所述油底壳内。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机体和上述的油底壳预热系统,所述锅炉、所述水箱和所述发动机机体依次连通形成所述预热循环回路。本实用新型利用热管作为换热元件,热管的蒸发段可以将热量几乎没有温降地传递至热管的冷凝段,换热效率较高,使油底壳内粘稠的机油能够快速吸热而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有效缩短预热时间,实现发动机的快速起动,同时满足润滑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底壳预热系统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在高寒地区,油底壳内的机油因温度较低而存在十分粘稠现象,使得发动机难以起动以及有效润滑。为了快速的起动发动机和保证润滑需求,通常需要在发动机起动前对油底壳内的机油进行预热。
现有的预热方式是电加热,但是电加热需要的加热时间较长,若要达到消除机油粘稠状态,使得机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通常需要半个小时以上,难以满足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底壳预热系统及发动机,能够有效缩短油底壳内机油吸热而具有一定流动性所需的时间。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底壳预热系统,所述油底壳预热系统包括:
锅炉,用于加热冷却液;
水箱,固定于油底壳壳壁,所述锅炉和所述水箱连通形成预热循环回路;
热管,所述热管的蒸发段置于所述水箱内,所述热管的冷凝段伸入油底壳内。
作为上述油底壳预热系统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箱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油底壳的外壁密封所述开口使所述水箱形成密封腔室。
作为上述油底壳预热系统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油底壳的底壁密封所述开口使所述水箱形成所述密封腔室。
作为上述油底壳预热系统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油底壳,所述热管的冷凝段穿过所述安装座伸入所述油底壳内。
作为上述油底壳预热系统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油底壳壳壁设有凸台,所述凸台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座的一端伸入所述安装孔内并与所述安装孔螺纹连接。
作为上述油底壳预热系统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座的另一端与所述油底壳的外壁之间夹设有第一密封垫。
作为上述油底壳预热系统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热管与所述安装座焊接。
作为上述油底壳预热系统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热管设有多个,所述热管与所述安装座一一对应设置。
作为上述油底壳预热系统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箱的外壁设有保温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括发动机机体和上述的油底壳预热系统,所述锅炉、所述水箱和所述发动机机体依次连通形成所述预热循环回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热管作为换热元件,热管的蒸发段可以将热量几乎没有温降地传递至热管的冷凝段,换热效率较高,使油底壳内粘稠的机油能够快速吸热变为流动状态,有效缩短预热时间,实现发动机的快速起动,同时满足润滑需求。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油底壳预热系统,能够使油底壳内粘稠的机油快速吸热而呈现一定的流动性,实现发动机的快速起动,同时满足润滑需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840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自动复位的立井防爆门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加工建筑木构件的划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