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挖掘机平面挖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81932.2 | 申请日: | 201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77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金松;李占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40 | 分类号: | E02F3/40;E02F9/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晁璐松;朱丽岩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挖掘机 平面 挖掘 装置 | ||
一种挖掘机平面挖掘装置,是在已有挖掘机挖斗上加装了一个由三个外镶套、一块平铲钢刮板和两个加强钢筋焊接构成平面挖掘结构构成。平面挖掘结构构造简单,利用外镶套通过销轴安装固定在挖掘机的挖斗上。本实用新型挖掘机平面挖掘装置进行土方挖掘时,挖斗前端的平铲钢刮板可将基坑的基底一次性整平到位,无须清理松土,减少了土方工程的施工时间;通过平铲钢刮板可将坑中坑护坡一次性刮平,随即可进行护坡垫层混凝土浇筑,大大缩短了坑中坑底层松土和坡面的整理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使用挖掘机平面挖掘装置安全可靠、绿色环保,减排增效。平面挖掘结构为可拆卸部件,能重复利用,拆卸后不影响原挖掘机大面积挖掘的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反铲式挖掘机的挖斗,特别是涉及在挖掘机挖斗斗齿上安装的挖掘机平面挖掘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土方工程中,利用反铲式挖掘机进行基坑挖掘施工时,由于挖掘机的挖斗头部斗齿为凹凸状,因而导致挖掘基坑时基坑底土被翻松且不平整,达不到基坑底部不允许存在松土的施工要求;此外在挖掘集水井、电梯井等“坑中坑”时,还是由于斗齿的原因,坑中坑边部挖出的护坡会成不规则形。上诉两种状况,均需要小型挖掘机再次进行整平以及人工清除松土作业。这两项工作减慢了施工进度,增大了施工成本。为此如何将挖掘的基坑底面或者四周护坡达到一次平整到位,符合验收标准是一个新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传统挖掘机挖掘基坑的弊端,给出一种可将挖掘的基坑或者坑中坑底面、护坡面一次平整到位、底面没有松土,能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施工成本的挖掘机平面挖掘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能够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挖掘机平面挖掘装置包括挖掘机的挖斗,所述挖斗通过其上的大斗齿安装固定一个由三个外镶套、一个平铲钢刮板和两根加强钢筋焊接构成的平面挖掘结构,所述挖斗与平面挖掘结构组合构成平面挖掘装置。
本实用新型挖掘机平面挖掘装置,其中所述三个外镶套的底部共同焊接在平铲钢刮板上,所述三个外镶套的每一个其上部两侧都设有一个上部对插孔,每一个下部两侧都设有一个下部对插孔,所述外镶套相邻两个之间通过下部对插孔由一根加强钢筋连接固定,连接固定三个外镶套的两根加强钢筋下部均焊接固定在平铲钢刮板上,所述三个大斗齿上部各设有一个轴孔,所述平面挖掘结构的每个外镶套都通过上部对插孔和大斗齿的轴孔由一根销轴穿插连接固定在挖斗上。
本实用新型挖掘机平面挖掘装置,其中所述外镶套内部结构形状与挖斗上的三个大斗齿外部结构形状基本相同,所述焊接在平铲钢刮板上的三个外镶套与挖斗的三个大斗齿一一对应,所述平铲钢刮板呈直角四边形,其突出焊接外镶套前端直角边的部分构成铲板。
外镶套为标准构件,所述平铲钢刮板2.2由厚5mm、长1.3mm、宽0.2mm钢板制成,所述加强钢筋2.3由φ16、长0.75m圆钢构成。
本实用新型挖掘机平面挖掘装置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挖掘机平面挖掘装置是在已有挖掘机挖斗上加装了一个由三个外镶套、一块平铲钢刮板和两个加强钢筋焊接构成平面挖掘结构构成。本实用新型挖掘机平面挖掘装置结构简单,平面挖掘结构利用外镶套通过销轴安装固定在挖掘机的挖斗上。本实用新型挖掘机平面挖掘装置进行土方挖掘时,挖斗前端的平铲钢刮板可将基坑的基底一次性整平到位,无须清理松土,减少了土方工程的施工时间;另外,还是通过平铲钢刮板可将坑中坑护坡一次性刮平,随即可进行护坡垫层混凝土浇筑,大大缩短了坑中坑底层松土和坡面整理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使用本实用新型挖掘机平面挖掘装置安全可靠、绿色环保,减排增效。平面挖掘结构为可拆卸部件,能重复利用,拆卸后不影响原挖掘机大面积挖掘的正常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挖掘机平面挖掘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挖掘机平面挖掘装置在挖掘机上的应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挖掘机平面挖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819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磁通门传感器芯片的隔离型电流传感器
- 下一篇:全自动模内埋钉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