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多点独立润滑的开式行走部滴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68085.6 | 申请日: | 2019-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5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章立强;胡滔;何利宁;宋振;胡璟;顾恩洋;王振乾;董超;周常飞;郭岱;钱立全;余会挺;曾苛;盛永林;阚文浩;杨熹;王兆胜;沈胜超;杜尊重;朱承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天地上海采掘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7/02 | 分类号: | F16N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多点 独立 润滑 行走 部滴油 系统 | ||
1.一种组合式多点独立润滑的开式行走部滴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固定连接在行走部壳体上的油箱、连接盒和连接块,所述油箱固定在行走部壳体的顶面上,所述连接盒位于行走部壳体的顶面以下、行走部的驱动轮以上的空腔内,所述连接块位于行走部壳体内、大齿轮和行走轮上方的空腔内,所述油箱至少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一油腔、第二油腔、第三油腔和第四油腔,每个所述油腔均设有加油盖、透气塞、放油堵、油标和出油流量调节装置,所述连接盒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一油路、第二油路、第三油路和第四油路,第一油路、第二油路、第三油路和第四油路与第一油腔、第二油腔、第三油腔和第四油腔的底部出油口一对一连接,第一油路的出油口与行走部的驱动轮润滑点上下对齐布置,第二油路和第三油路的出油口各自通过一条油管与所述连接块的两个进油口相连,所述连接块的两个出油口分别与大齿轮润滑点和行走轮润滑点上下对齐布置,第四油路的出油口通过一条油管与行走部的导向滑靴润滑接入点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多点独立润滑的开式行走部滴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油腔制成左右方向窄、前后方向宽的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多点独立润滑的开式行走部滴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油腔的底部出油口均设置成向下外凸于油箱底面的圆柱销结构,每条所述油路的进油口都设置成圆柱销孔结构,所述圆柱销结构与圆柱销孔结构一对一插接并轴孔配合,且所述圆柱销结构与圆柱销孔结构之间密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多点独立润滑的开式行走部滴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油腔内的底板上面均设置一块前后水平延伸的油道板,所述油道板的一端顶面上固定一个油道块,所述油道块至少与油箱的一个侧壁贴合固定,所述油道块内开设有油孔,同一油腔内所述油道块内的油孔与所述油道板与底板围成的孔道组成对应油腔的出油通道,所述出油通道的进油口开设在所述油道块的一侧面上,所述出油通道出油口开设在底板上,并与相应油腔的底部出油口相连通,所述放油堵的安装孔开设在油箱的一侧壁的底部,所述放油堵安装孔经过位于油道块中的孔道与所述出油通道相通,所述出油流量调节装置包括观察堵和调节杆,它们分别安装到观察堵安装孔和调节杆安装孔中,所述观察堵安装孔和调节杆安装孔均设置在油道块和与油道块贴合的油箱侧壁中,所述观察堵安装孔和调节杆安装孔均与所述出油通道相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多点独立润滑的开式行走部滴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通道内靠近其进油口的位置上设置有过滤网。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多点独立润滑的开式行走部滴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油腔均设有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包括挤压堵、弹簧、挤压密封和挤压挡圈,所述挤压堵与弹簧轴向连接,弹簧的自由端抵在挤压装置安装孔的里侧端面上,挤压堵与挤压装置安装孔轴孔配合,挤压挡圈嵌入挤压装置安装孔的内壁,且轴向上挡在挤压堵的外端,所述挤压堵安装孔设置在油道块以及与油道块、油道板同时贴合的油箱侧壁中,并与相应油腔的出油通道相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式多点独立润滑的开式行走部滴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塞和油标安装在油箱的侧壁上,所述透气塞靠近油箱的顶部,所述油标包括上油标和下油标,所述下油标高于相应油腔的出油通道的进油口,所述上油标位于下油标的上方、透气塞的下方。
8.如权利要求3、4、5、6或7所述的组合式多点独立润滑的开式行走部滴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盒上设有左、右两处上方敞口的凹槽作为操作窗口,其余部分为实体结构,实体结构的后部以及左、右两凹槽的底部各自设有一个穿管孔,实体结构的前部开设有第一油道和第二油道,第一油道的出口连接有第一油嘴,第一油嘴向前悬伸,第二油道设有左右两个出口,分别通向左右两凹槽,实体结构的后部开设有第三油道和第四油道,第三油道设有左右两个出口,分别通向左、右两凹槽,第四油道的出口通向其中一个凹槽,所述圆柱销孔结构开设在实体结构的顶面上,第一油道、第二油道、第三油道和第四油道分别构成第一油路、第二油路、第三油路和第四油路的主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天地上海采掘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天地上海采掘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6808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