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座杆快拆结构、车座、单车及电驱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56048.3 | 申请日: | 2019-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63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杨磊;刘彦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08 | 分类号: | B62J1/08 |
代理公司: | 31229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汪家瀚 |
地址: | 201199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柄 束仔 螺母 座杆 固定座 第二轴 第一轴 螺丝 结实 车座 本实用新型 四联杆结构 高度调节 技术要点 快拆结构 手柄力臂 锁紧位置 车座杆 加长 铰接 省力 锁紧 尾端 握柄 延伸 | ||
一种车座杆快拆结构、车座、单车及电驱车辆,旨在于解决现有座杆束仔不够结实牢固,不便于座杆高度调节的问题,它包括束仔固定座、手柄和调节螺丝,其技术要点是:该手柄的前端与束仔固定座的一端铰接,手柄的尾端向外延伸形成握柄,所述束仔固定座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轴销螺母,手柄上于束仔固定座的外侧设有第二轴销螺母,所述调节螺丝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轴销螺母和第二轴销螺母。本实用新型将传统可靠的四联杆结构运用到座杆束仔上,使束仔的整体结构更结实可靠。且其中的手柄相对于传统束仔中的手柄来说,手柄力臂有效加长,这样对于锁紧和打开手柄来调节座杆高度的操作是非常省力的,且更容易用眼睛确认锁紧位置,方便对座杆高度进行调节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共享单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座杆快拆结构、车座、单车及电驱车辆。
背景技术:
共享单车已经遍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给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目前,生产共享单车的各公司都在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来研发符合单品量大、结构新颖、外形美观的车型及与之配套的各种配件,其中,直接影响使用体验的就包括车座杆的快拆束仔。
当前市面上自行车座杆快拆束仔多是一种由可调螺母、单眼异形螺丝、轴销螺母与一种圆弧形带偏心尺寸的偏心手柄来实现车架与座杆锁紧的,这种锁紧结构虽然相对简单稳定,但是因为手柄的力臂较短,且因为是弧面旋转靠偏心锁紧,在锁紧和打开快拆手柄时往往要用很大的力气,不便于用户操作。且在使用时,因为经常需要进行打开、锁紧手柄的操作以调节座杆高低,而手柄因为是偏心结构,锁紧时要通过过死点,故容易引起手柄弧面磨损,如未及时调节另一面的调节螺丝,快拆束仔会因为手柄的偏心尺寸不够而容易锁不紧,需要调节后才能锁紧使用。
因此,设计一款耐用,省力,使用方便的车座杆快拆结构已是当前共享单车领域内的的紧迫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车座杆快拆结构、车座、单车及电驱车辆,其将传统可靠的四联杆结构运用到座杆束仔上,使束仔的整体结构更为结实可靠。且此束仔中的手柄相对于传统快拆结构中的手柄来说,手柄力臂有效加长,这样对于锁紧和打开手柄来调节座杆高度的操作是非常省力的,且更容易用眼睛确认锁紧位置,方便对座杆高度进行调节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车座杆快拆结构,包括束仔固定座、手柄和调节螺丝,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手柄的前端与束仔固定座的一端铰接,手柄的尾端向外延伸形成握柄,所述束仔固定座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轴销螺母,手柄上于束仔固定座的外侧设有第二轴销螺母,所述调节螺丝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轴销螺母和第二轴销螺母。
优选地,所述手柄的前端通过铆紧轴销与束仔固定座的一端铰接。
优选地,所述束仔固定座呈U型。
优选地,所述手柄的前端位于束仔固定座两端部之间的部分呈弧形。
优选地,所述手柄的截面呈U型,束仔固定座的两端包裹在手柄内。
本实用新型的车座,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包括上述结构的车座杆快拆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单车,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包括上述结构的车座。
本实用新型的电驱车辆,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包括上述结构的车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的束仔固定座的一端通过铆紧轴销与手柄的前端铰接,另一端设置了第一轴销螺母,手柄上于束仔固定座的外侧设置了第二轴销螺母,第一轴销螺母和第二轴销螺母通过调节螺丝进行连接,由调节螺丝来调整第一轴销螺母和第二轴销螺母之间的间距,从而带动束仔固定座设置第一轴销螺母的一端前后移动以调节束仔固定座两端部之间的距离,进而调节束仔固定座对座杆的夹持力度以对座杆的高度进行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560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