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电子主水泵搭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54491.7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558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王锦艳;侯亦波;陈龙华;颜伟;谈健;张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5/10 | 分类号: | F01P5/10 |
代理公司: | 44287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腔体 电子水泵 机械水泵 冷却模块 本实用新型 发动机电子 发动机缸体 搭载系统 重新设计 主水泵 腔体 研发 连通 发动机缸 放置位置 冷却通道 设计周期 系统限制 车型 兼容 发动机 体内 开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发动机电子主水泵搭载系统,包括发动机缸体、安装腔体、电子水泵以及冷却模块,所述安装腔体设置于所述发动机缸体上,所述安装腔体与所述发动机缸体内的冷却通道连通,所述安装腔体通过所述冷却模块与所述电子水泵连通。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电子主水泵搭载系统,在给系统的机械水泵更换成电子水泵时,安装腔体可以是现有的机械水泵腔体,也可以进行重新设计并适用于新开发的车型,从而可以缩短设计周期,而冷却模块的设计不仅可以兼容现有的机械水泵腔体,而且使电子水泵的放置位置不受系统限制,从而不需要对发动机进行重新设计,因此可以缩短研发周期,并大大降低了研发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电子主水泵搭载系统。
背景技术
在当今日益重视环境保护、提倡节能的情况下,发动机的结构、性能和汽车的整体性能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混动车型的逐步推广,使得冷却系统也正朝着轻型化、紧凑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其中,发动机机械水泵电动化更是成为一种趋势。发动机电子主水泵搭载系统采用电子水泵,将水泵与发动机解耦,冷却系统的流量可根据发动机水温、发动机扭矩、车速等进行调节,可缩短暖机时间、有效散热、传递发动机停机滞留的有害热量,并达到了降低油耗的作用。但是,目前将发动机电子主水泵搭载系统的机械水泵更换成电子水泵的做法,是对整个系统进行重新设计,尤其是对发动机的重新设计,不但使得产品研发周期变长而且使得前期技术研发成本比较高。
鉴于上述的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种发动机电子主水泵搭载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电子主水泵搭载系统,旨在解决将发动机电子主水泵搭载系统的机械水泵更换成电子水泵的产品研发周期变长而且研发成本比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发动机电子主水泵搭载系统包括发动机缸体、安装腔体、电子水泵以及冷却模块,所述安装腔体设置于所述发动机缸体上,所述安装腔体与所述发动机缸体内的冷却通道连通,所述安装腔体通过所述冷却模块与所述电子水泵连通。
优选地,所述安装腔体包括腔壳以及设于所述腔壳上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发动机缸体内的冷却通道连通,所述冷却模块包括支座、隔板、导流块以及连接软管,所述支座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软管与所述电子水泵连通,所述支座的另一端与所述腔壳连接,且所述支座与所述腔壳之间形成有收容空间,所述导流块设于所述第一通道靠近所述收容空间的一端,所述隔板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所述隔板将所述收容空间分割成第一腔与第二腔,所述隔板与所述导流块抵接,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腔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一通道的通道口分隔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导流块与所述第二开口过盈配合,所述第一通道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一腔连通。
优选地,所述导流块远离所述支座的一端设置有斜坡,所述斜坡与所述第一通道的侧壁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沿远离所述收容空间的方向呈渐扩设置。
优选地,所述连接软管包括第一软管和第二软管,所述支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安装腔体连接,所述第二端设置有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电子水泵包括泵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泵体上的第三接头和第四接头,所述第一接头通过所述第一软管与所述第三接头连通,所述第二接头通过所述第二软管与所述第四接头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二端还设置有凸台,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设于所述凸台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内凹形成有凹槽,所述隔板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且将所述凹槽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一接头连通,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二接头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544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循环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折叠的汽车散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