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气轮机用耦合双向止推油膜阻尼器支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51848.6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75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孙勇;刘震;徐宁;肖舒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C21/00 | 分类号: | F16C21/00;F16C17/04;F16F15/023;F02C7/06 |
代理公司: | 23109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3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轴承座 鼠笼 油膜阻尼器 支承系统 耦合 止推 燃气轮机 滚柱轴承 挡油环 推力盘 阻尼器 工业燃气轮机 双向轴向力 滚子轴承 静子部件 螺栓安装 能源动力 螺栓 悬臂端 压气机 增大的 船用 | ||
一种燃气轮机用耦合双向止推油膜阻尼器支承系统,它涉及一种耦合双向止推油膜阻尼器支承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燃气轮机用耦合双向止推油膜阻尼器支承系统。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船用及工业燃气轮机增大的双向轴向力引起的滚子轴承寿命大幅降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鼠笼轴承座、滚柱轴承和螺栓,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推力盘组件和挡油环,阻尼器套装在鼠笼轴承座上,鼠笼轴承座套装在所述推力盘组件上,滚柱轴承和挡油环安装在鼠笼轴承座的悬臂端内,阻尼器通过螺栓安装在压气机静子部件上。本实用新型属于能源动力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耦合双向止推油膜阻尼器支承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燃气轮机用耦合双向止推油膜阻尼器支承系统,属于能源动力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中型燃气轮机,其高压压气机前支承处仅采用一直径较大的滚珠轴承配合油膜阻尼器进行支承,结构较为简单。该滚珠轴承既承受较大的径向力的同时也承受轴向力,但是由于本身结构及材料的限制只能承受较小的轴向力。当以该燃气轮机作为母型机设计更大功率机型时,轴向力随功率提升而增大,滚珠轴承寿命大幅降低,不满足使用要求,由于该位置受到双向轴向力,所以需要重新设计既能双向止推又能减少燃气轮机振动的新的支承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船用及工业燃气轮机增大的双向轴向力引起的滚子轴承寿命大幅降低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燃气轮机用耦合双向止推油膜阻尼器支承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鼠笼轴承座、滚柱轴承和螺栓,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推力盘组件和挡油环,阻尼器套装在鼠笼轴承座上,鼠笼轴承座套装在所述推力盘组件上,滚柱轴承和挡油环安装在鼠笼轴承座的悬臂端内,阻尼器通过螺栓安装在压气机静子部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推力盘组件包括推力盘、前推力瓦块基体、高压前推力轴承座、后推力瓦块基体和高压后推力轴承座,高压前推力轴承座、前推力瓦块基体由前至后依次安装在推力盘的前面,后推力瓦块基体、高压后推力轴承座由前至后依次安装在推力盘的后面。
进一步的,所述推力盘组件还包括九套瓦块组件,每套所述瓦块组件包括两个主支撑块和四个弹性支撑板,前推力瓦块基体与高压前推力轴承座之间由外至内依次设有两个弹性支撑板和一个主支撑块,后推力瓦块基体与高压后推力轴承座之间由外至内依次设有两个弹性支撑板和一个主支撑块。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动环,动环安装在滚柱轴承内环的外侧面上。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衬套,衬套套装在滚柱轴承上,且衬套位于滚柱轴承外表面与鼠笼轴承座的内表面之间。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环套螺母,环套螺母设置在滚柱轴承内环与推力盘之间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销钉,销钉安装在推力盘的内侧面上。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两个密封圈,两个密封圈并排套装在鼠笼轴承座的外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支承系统在承受更大的双向轴向力的同时能够减少燃气轮机的振动,解决了传统阻尼器支承结构中滚珠轴承因无法承受较大轴向力而使用寿命下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实现前支承位置的双向止推及减少燃气轮机的振动,满足滚子轴承的使用寿命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燃气轮机用耦合双向止推油膜阻尼器支承系统,它包括鼠笼轴承座6、滚柱轴承11和螺栓15,本实施方式还包括推力盘组件和挡油环9,阻尼器18套装在鼠笼轴承座6上,鼠笼轴承座6套装在所述推力盘组件上,滚柱轴承11和挡油环9安装在鼠笼轴承座6的悬臂端内,阻尼器18 通过螺栓15安装在压气机静子部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518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