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会东猴菇菌株培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51721.4 | 申请日: | 2019-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2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5 |
发明(设计)人: | 徐实林;朱富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实林 |
主分类号: | A01G18/60 | 分类号: | A01G18/60;A01G18/69;A01G18/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5205 四川省凉山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会东 菌株 培育 装置 | ||
1.会东猴菇菌株培育装置,包括培育箱(1)、安装在培育箱(1)内的灭菌装置、安装在培育箱(1)上的引风机(8)及进气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装置包括蓄水槽(6)及电加热装置(7),所述蓄水槽(6)设置在培育箱(1)内部空间的底部,所述电加热装置(7)设置在蓄水槽(6),电加热装置(7)用于对蓄水槽(6)中的水体进行加热;
还包括设置在培育箱(1)内部空间中的培养基置放板,所述培养基置放板包括多块隔板(2),所述隔板(2)以层叠状态安装于培育箱(1)内部空间中,且各隔板(2)上均设置有多个连通隔板(2)上、下侧的通孔(11);
所述进气管(4)在培育箱(1)上的连接点位于培育箱(1)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会东猴菇菌株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进气管(4)入口端的空气处理装置,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容器(3)和第二容器(5),所述第一容器(3)和第二容器(5)均为封闭式容器;
所述第一容器(3)上连接有气体引入管,所述所述气体引入管的出口端位于第一容器(3)内部空间的底侧;
所述第一容器(3)与第二容器(5)通过连通管相连,所述连通管的一端位于第一容器(3)内部空间的顶部,另一端位于第二容器(5)内部空间的底部;
所述进气管(4)的进口端位于第二容器(5)内部空间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会东猴菇菌株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串联在气体引入管上的截断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会东猴菇菌株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3)和第二容器(5)上均连接有补液管,所述补液管上均串联有截断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会东猴菇菌株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液管的入口端均为大端为自由端且朝上的喇叭口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会东猴菇菌株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3)的底部还连接有排泄管,所述排泄管上串联有截断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会东猴菇菌株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培育箱(1)内部空间底部的引风管(9),所述引风管(9)呈环状,且引风管(9)的延伸方向沿着培育箱(1)的轴向方向;
所述引风管(9)上还设置有多个连通其内、外侧的孔道(10);
所述引风管(9)与引风机(8)的入口端相通。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会东猴菇菌株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培育箱(1)内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会东猴菇菌株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箱(1)为设置有手套的手套箱,所述培育箱(1)局部设置有观察窗。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会东猴菇菌株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箱(1)的底部还安装有滚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实林,未经徐实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5172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香料生产用废气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食用菌培养料装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