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铝合金行李舱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40197.0 | 申请日: | 201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00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赵旭;李亚明;祁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弗莱迪斯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B60R5/00 |
代理公司: | 32315 扬州润中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琳 |
地址: | 22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杆 主舱 固定架 行李舱 本实用新型 铰接轴 侧板 汽车铝合金 行李 焊接固定 均匀设置 锁紧机构 占用空间 安装块 抽拉架 移动舱 支撑板 铝合金 放平 两组 左端 美观 锁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汽车铝合金行李舱,包括主舱架,所述主舱架的中部均匀设置有第一铝合金支撑板,所述主舱架的左侧安装有抽拉架,所述侧板的右侧与移动舱架的左端焊接固定,所述侧板的顶部通过铰接轴安装有第一套杆,所述主舱架顶部的右侧通过铰接轴安装有第二套杆,所述第一套杆和第二套杆的顶端皆安装有锁紧机构,所述第二套杆的顶端皆插设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套杆的顶端皆插设有第二固定架,所述主舱架底部的前后两侧皆安装有两组安装块。本实用新型增加了该行李舱可放置行李的数量,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并且将行李稳定的锁定在该行李舱上,操作简单,安全性高,不使用时,将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放平,美观且占用空间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汽车铝合金行李舱。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的人选择外出旅游来放松自己的心情,汽车为现今社会最常用的出行工具,很多人选择开车出门进行自驾游,外出携带的行李则放置在汽车的行李舱上,现有的汽车铝合金行李舱虽然质量轻,美观,但结构过于单一,无法容纳很多行李,并且无法对行李进行固定,需要用户使用绳索进行固定,十分麻烦,为此我们提出了汽车铝合金行李舱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汽车铝合金行李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汽车铝合金行李舱虽然质量轻,美观,但结构过于单一,无法容纳很多行李,并且无法对行李进行固定,需要用户使用绳索进行固定,十分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汽车铝合金行李舱,包括主舱架,所述主舱架的中部均匀设置有第一铝合金支撑板,且第一铝合金支撑板的前后两端皆与主舱架焊接固定,所述主舱架的左侧安装有抽拉架,且抽拉架左侧的顶部焊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右侧与移动舱架的左端焊接固定,所述侧板的顶部通过铰接轴安装有第一套杆,且第一套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主舱架顶部的右侧通过铰接轴安装有第二套杆,且第二套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套杆和第二套杆的顶端皆安装有锁紧机构,所述第二套杆的顶端皆插设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套杆的顶端皆插设有第二固定架,所述主舱架底部的前后两侧皆安装有两组安装块。
优选的,所述主舱架和抽拉架皆为U型结构,所述抽拉架右侧的两端皆插设在主舱架左侧两端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移动舱架为U型结构,所述移动舱架的中部均匀设置有第二铝合金支撑板,且第二铝合金支撑板的前后两端皆与移动舱架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皆为L型结构,所述第二固定架的右端皆插设在第一固定架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套圈、弯头、旋套和橡胶垫,所述套圈顶端的边缘处呈环形等距焊接有四组弯头,所述套圈的顶端通过螺纹结构套接有旋套,所述弯头远离旋套内壁的一侧皆胶合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旋套内壁的顶端呈锥形结构,所述弯头顶端靠近旋套的一侧皆为与旋套相互配合的斜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主舱架和移动舱架,当用户有大量的行李时,将抽拉架向左拉动,使抽拉架从主舱架当中伸出,增加该行李舱的整体长度,此时移动舱架通过侧板与抽拉架一同进行移动,从主舱架的上方移开,使得第二铝合金支撑板和第一铝合金支撑板的顶部皆可放置行李,从而增加了该行李舱可放置行李的数量,操作简单方便,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锁紧机构,用户将行李放置到主舱架和移动舱架的上方后,通过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对行李进行固定,转动旋套,通过螺纹结构带动旋套在转动的过程中向下移动,通过旋套与弯头相互配合的斜面结构推动弯头向远离旋套的一侧进行弯曲,通过橡胶垫对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进行挤压,从而对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的位置进行固定,使行李稳定的锁定在该行李舱上,操作简单,安全性高,不使用时,将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放平,美观且占用空间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弗莱迪斯汽车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弗莱迪斯汽车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401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