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葫芦爆发性增殖控制型浮岛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11957.5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89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郭伟杰;李青云;赵伟华;赵良元;李伟;贡丹丹;乔强龙;卢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A01G9/02;A01G22/60 |
代理公司: | 42113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孔敏 |
地址: | 43001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缆绳 连钩 网体 锚固系统 浮球 充气 升降 本实用新型 水葫芦 配重球 可拆卸连接 对称分布 管理维护 滑动卡扣 抗冲击力 上下两端 生态环保 上端 结合处 控制型 体内部 底网 浮岛 构建 挂接 网罩 增殖 能耗 笼罩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葫芦爆发性增殖控制型浮岛,包括网体、笼罩于网体内部空间的水葫芦、至少三个对称分布于网体四周的升降‑锚固系统,所述网体包括相互扣合且可拆卸连接的网罩和底网,所述升降‑锚固系统包括充气浮球、缆绳、配重球、滑动卡扣连接于缆绳的第二快连环、分别设于充气浮球上下两端的第二快连钩和第三快连钩,缆绳的上端连接与第二快连钩与充气浮球的结合处,缆绳末端与配重球连接,第二快连钩用于与网体挂接实现升降‑锚固系统与网体的连接,所述第三快连钩用于连接缆绳上的第二快连环。本实用新型构建成本和能耗低、管理维护简单、方便,具有节约成本、生态环保、抗冲击力强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水葫芦爆发性增殖控制型浮岛。
背景技术
当前,在亚太地区有54%的湖泊发生水体富营养化,而我国富营养化湖泊及水库比例高达66%。湖泊富营养化严重影响到湖泊水环境质量和功能,破坏湖泊生态平衡,加速湖泊老化和消亡,严重影响水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等。因此,水体富营养化治理迫在眉睫,已经成为当前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水生植物修复技术由于其具有投资成本低、操作简单、不易产生二次污染、能有效地去除有机物、氮磷、重金属等多种污染物质等优点,已成为世界各国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措施之一。
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俗名水葫芦,属雨久花科、凤眼莲属,原产南美洲,为多年生漂浮性草本植物。由于其具有极强的氮、磷吸收能力及重金属富集能力而被广泛应用于水环境污染治理中。采用漂浮的水葫芦净化水质,无需曝气或搅拌等能源消耗,由于其繁殖速度快,也不需要反复播种或移栽,可以节省大量建造费用,打捞相对于其他水生植物如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等更加容易。但由于其作为一种重要的外来生物入侵种,繁殖能力极强,能以克隆生长的方式在水体中迅速繁衍、滋生和扩张,形成大面积单优群落,若不加控制则会导致水体生物多样性降低、河道的行洪及通航功能受阻、腐烂后产生二次污染等问题。因此,无论是水葫芦资源化利用还是针对已经泛滥的水葫芦,都必须及时采收和进行有效控制,防止其爆发性增殖和扩张,尤其在大规模应用于生态工程时更应谨慎。
现有的植物浮岛建造工艺多采用浮床载体式浮岛,有框式浮岛、泡沫板式浮岛等,常由浮岛框架、植物载体或浮体、植物及浮岛固定件等部分组成如CN201410315309.X、CN200520045624.1、CN200720058659.8、CN200910038145.X、CN200510011007.4及CN200520014099.7等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该类技术浮岛构建制造工艺及浮岛结构复杂,浮岛框架主要采用废料、木渣、塑料等二次加工制作。植物载体或浮体主要为泡沫板等,生产条件要求较高,一些类型的生产成本高达1000~2000元/m2,不利于大规模推广应用。如泡沫板式浮床浮岛抗风浪能力弱,只能在静水环境中使用。当植物生长茂盛植株高度增加、冠幅增大时,该类浮岛因荷载加重,载体强度明显下降,在风浪和水流较急的情况下易造成浮岛解体,降低了植物浮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加了浮岛管理维护的强度和费用。一旦植物老化,浮岛生态效益下降时,浮岛植物的整体更新也较为困难,而且需要添加特殊的浮岛基质,增大了浮岛管理成本。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在充分考虑水葫芦生理、生态特征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自体培养基水葫芦爆发性增殖控制型浮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结合水葫芦的生长周期和生理生态特性,提供一种适合于湖泊、河道及景观水体等环境条件下的水葫芦暴发性增殖控制型浮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未经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119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人工湿地的污水深度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砂滤池式全程硝化菌富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