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置式鼓刹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710474.3 | 申请日: | 2019-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11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星火减震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L1/00 | 分类号: | B62L1/00 |
代理公司: | 11411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学府 |
地址: | 52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强筋 铝筒 本实用新型 材料成本 局部加厚 连接结构 后置式 轮轴孔 刹车块 受力点 壁厚 刹车 摩托车 节约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置式鼓刹连接结构,包括铝筒以及设置在铝筒上的加强筋,加强筋上开设有轮轴孔,加强筋处安装有刹车块,通过对鼓刹连接处进行了局部加厚,保证了摩托车在刹车是主要受力点的强度,同时其他部分壁厚不增加,从而还节约了材料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鼓刹的连接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后置式鼓刹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摩托车的前减震铝筒壁厚的厚度偏薄,由于摩托车刹车时,减震器铝筒鼓刹块处会受到很大的力,如果铝筒壁厚的厚度偏薄的话,摩托车急刹时铝筒有发生断裂的情况,从而容易造成摩托车刹车失效,但是如果铝筒壁厚偏厚,虽然铝筒的强度有所保证,但耗费材料更多,增加了成本,对于这种情况,有待进一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证摩托车在刹车是主要受力点的强度,同时其他部分壁厚不增加,从而还节约了材料成本的后置式鼓刹连接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后置式鼓刹连接结构,包括铝筒以及设置在铝筒外壁上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上开设有轮轴孔,所述加强筋处安装有刹车块。
优选的,所述刹车块的平面方向与加强筋的平面方向相垂直。
优选的,所述铝筒外壁上垂直设置有线夹支架。
优选的,所述刹车块靠近加强筋一端比远离加强筋一端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加强筋处安装有刹车块,从而保证了摩托车在刹车是主要受力点的强度,同时其他部分壁厚为增加,从而还节约了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铝筒,2-加强筋,3-刹车块,4-轮轴孔,5-线夹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后置式鼓刹连接结构,如图1所示,铝筒1有两端,较粗的一端为铝筒1大头,而另一端为铝筒1尾部,在靠近铝1筒尾部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加强筋2,同时加强筋2上还开设有轮轴孔3,轮轴孔3与摩托车轮胎上的轮毂相连接,从而能够进一步稳定铝筒1在摩托车上的位置。
其中,在加强筋2的位置处安装有刹车块3,且刹车块3为扁平状,同时,刹车块3的平面方向与加强筋2的平面方向相垂直,从而刹车块3在与加强筋2之间相互配合,使得刹车块3与加强筋2之间的连接结构更加稳定。
其次,在铝筒1的外壁上设置有线夹支架5,线夹支架5为条形状,且线夹支架5与铝筒1外壁相垂直,线夹支架5与摩托车上的线夹相连接,从而可以更好的固定刹车线。
在本实施例中,刹车块3在靠近加强筋2一端比远离加强筋2一端更宽,且刹车块3成梯形状,使得刹车块3在嵌合到刹车泵的卡槽内时,能够减少刹车块3与卡槽内壁之间的摩擦,从而刹车块3能够很方便的嵌合到刹车泵的卡槽内。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星火减震器有限公司,未经江门星火减震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7104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把
- 下一篇:一种新型全隐藏式走线设计单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