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轮车动力尾气过滤排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96557.1 | 申请日: | 2019-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71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彭志祥;肖栋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五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94 | 分类号: | B01D53/94;B01D46/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吝秀梅 |
地址: | 4177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轮车 动力 尾气 过滤 排放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轮车动力尾气过滤排放装置,包括尾气入口、三元催化器、三元催化器内胆、尾管进气管、尾管以及外排气管,尾气入口一侧连接入口导管,入口导管一侧连接三元催化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多段式过滤的结构,在废气通过三元催化器进入尾管后,首先由锥形导气管至第一滤道进入废气换向舱,废气经过第一滤网时被第一次过滤,再由废气换向舱进入第二滤道中,通过第二滤网进行第二次过滤,最后废气通过第二滤道进入内排气管,最后在第三滤网处被过滤后由外排气管排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实现对三轮车动力尾气的多重过滤,同时降低了噪音和异味污染,较传统的排气管而言,更加环保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放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三轮车动力尾气过滤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三轮车动力尾气排放装置多结构单一,难以实现对三轮车动力尾气的多重过滤,同时噪音和异味污染指数高,在不实用的同时,对人们的生活环境影响极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轮车动力尾气过滤排放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轮车动力尾气过滤排放装置,包括尾气入口、三元催化器、三元催化器内胆、尾管进气管、尾管以及外排气管,所述尾气入口一侧连接入口导管,所述入口导管一侧连接三元催化器,所述三元催化器末端连接出口导管,所述三元催化器内部安装有三元催化器内胆,所述三元催化器一侧设有尾管,所述尾管一端安装有尾管进气管,所述尾管进气管底部通过进气管固定环固定于尾管一端,所述三元催化器和尾管进气管之间通过出口导管连接,所述尾管进气管末端位于尾管内部连接锥形导气管,所述锥形导气管一侧设有第一滤道,所述锥形导气管底部位于尾管内部设有内排气管,所述锥形导气管底部与内排气管接触,所述第一滤道一侧设有废气换向舱,所述第一滤道结合废气换向舱之间通过第一滤网隔开,所述废气换向舱底部一侧设有第二滤道,所述第二滤道和废气换向舱之间通过第二滤网隔开,所述第二滤道位于锥形导气管底部与内排气管连通,所述内排气管末端穿过尾管顶部,所述内排气管末端的外侧安装有外排气管,所述外排气管底部通过外排气管固定环固定于尾管上,所述尾管外壁和内壁之间设有吸音层,所述内排气管的中末端内部设有第三滤网。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滤网、第二滤网以及第三滤网均为活性炭吸附网。
作为优选,所述入口导管至内排气管末端之间,全段管道均采用304不锈钢材质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锥形导气管内的气体无法直接进入内排气管内,所述锥形导气管与内排气管之间通过第一滤道、废气换向舱以及第二滤道间接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尾管进气管和进气管固定环以及外排气管和外排气管固定环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吸音层内部为吸音棉填充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多段式过滤的结构,在废气通过三元催化器进入尾管后,首先由锥形导气管至第一滤道进入废气换向舱,废气经过第一滤网时被第一次过滤,再由废气换向舱进入第二滤道中,通过第二滤网进行第二次过滤,最后废气通过第二滤道进入内排气管,最后在第三滤网处被过滤后由外排气管排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实现对三轮车动力尾气的多重过滤,同时降低了噪音和异味污染,较传统的排气管而言,更加环保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尾管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尾气入口及三元催化器的连接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五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五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965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境保护树木防虫漆涂刷装置
- 下一篇:一种几何教学用角度演示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