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涡轮增压发动机双进气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88730.3 | 申请日: | 2019-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90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安彩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彩虹 |
主分类号: | F02M35/104 | 分类号: | F02M35/104;F02M35/10;F02M35/02;F02B29/04;F02B37/00 |
代理公司: | 51100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江晓萍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气道 涡轮增压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 进气岐管 增压 增压器 总管 空气滤清器出口 进气单向阀 空气滤清器 增压发动机 加速性能 空气出口 双进气道 自然吸气 平顺 三通管 响应性 涡轮 车用 旁路 匹配 车型 发动机 相通 滞后 | ||
本实用新型车用涡轮增压发动机双进气道系统,包括第一空气滤清器、与第一空气滤清器出口连接的进气道、与进气道连接的增压器、与增压器空气出口连接的增压后进气总管、与增压后进气总管相通的进气岐管,进气道和进气岐管间有由三通管和进气单向阀组成的旁路自然吸气进气道。本实用新型很好地解决了涡轮增压发动机涡轮滞后问题,使匹配增压发动机的车型在起步加速时发动机的响应性更好、加速性能更强更平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汽车、轮船和工程机械的发动机,是一种避开增压发动机涡轮反应滞后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双进气道系统。
背景技术
已有的自然增气发动机进气通畅但高速时进气量不够,同样排量的发动机功率小于增压发动机。已有的车用涡轮增压发动机在低速时段,因涡轮增压器转速太低、排气量少不能够推动涡轮压气机正常工作,清洁空气必须通过压气机的缝隙进入进气道,进气阻力非常大,测试数据表明增压发动机该时段中冷前气压约8~70KPa(标准大气压力为101.325KPa),这将导致发动机低转速进气量严重不足,燃烧不充分,涡轮增压发动机涡轮的反应速度普遍出现明显滞后于油门,使发动机的提速前段不流畅,提速后段因涡轮介入很突兀,乘坐舒适性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能将自然吸气发动机和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优点合二为一,能很好解决涡轮增压发动机涡轮滞后问题,使匹配增压发动机的车型在起步加速时发动机的响应性更好、加速性能更强、更平顺的车用涡轮增压发动机双进气道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车用涡轮增压发动机双进气道系统,包括第一空气滤清器、与第一空气滤清器出口连接的进气道、与进气道连接的增压器、与增压器空气出口连接的增压后进气总管、与增压后进气总管相通的进气岐管,其特征是进气道和进气岐管间有由三通管与进气单向阀组成的旁路自然吸气进气道。
上述的增压后进气总管远离增压器空气出口的一端上装有中冷器,进气单向阀的空气进口通过第一三通管与第一空气滤清器出口和进气道连通而空气出口通过第二三通管分别与进气岐管、中冷器连通。
上述的进气道上通过第三三通管连接有与增压器连接的进气道第一分管、进气道第二分管,进气单向阀的空气进口与进气道第二分管连接,进气单向阀的出口通过第四三通管与增压后进气总管连通。
上述的增压后进气总管远离增压器出口的一端上装有中冷器。
上述的系统中有第二空气滤清器。
上述的进气单向阀的空气进口与第二空气滤清器出口连通而进气单向阀的空气出口通过第五三通管分别与增压后进气总管远离增压器空气出口的一端和进气岐管连通。
上述的增压后进气总管远离增压器空气出口的一端上装有中冷管。
上述的进气单向阀位于增压器空气出口处且进气单向阀空气进口与第二空气滤清器出口连通,进气单向阀的空气出口通过第六三通管分别与增压器空气出口及增压后进气总管连通。
上述的进气单向阀中有带中心孔的阀体、有气门杆装在中心孔中与中心孔配合导向的气门、依次装在气门杆尾部上的弹簧、轴用弹簧挡圈,阀体前端有与气门构成金属—工程塑料密封副的密封环,中心孔外壁上有与阀体外壳连接的筋且筋与筋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气门和阀体密封环之间构成金属—工程塑料密封副,气门可根据气门两端的压差自动开闭,无需另外的控制机构;气门杆与阀体的中心孔滑动配合导向,中心孔外壁有筋与阀体外壳连接,筋之间的空间形成单独的气流通道。进气单向阀具有结构简单、空气流量大、气门响应速度快的特点,是本实用新型的关键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彩虹,未经安彩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887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车进气系统的排水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柴油发电机的底座油箱一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