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密封条骨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71519.0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1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金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皮埃夫西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235 | 分类号: | B60J10/2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00 上海市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翅片 拉伸孔 连接片 本实用新型 相邻翅片 中心处 车辆密封条 连接稳定性 汽车密封条 延展性 对称设置 骨架结构 拉伸机械 密封性好 废材料 椭圆状 拉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密封条骨架结构,涉及了汽车密封条技术领域,解决成本浪费,拉伸机械强度较差、灵活性差的问题,包括多个呈椭圆状的翅片,所述翅片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一拉伸孔,相邻所述翅片之间固定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片,相邻两个所述翅片和两个所述连接片相围形成第二拉伸孔,所述连接片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三拉伸孔。本实用新型减少了废材料浪费,节省了成本,提高了相邻翅片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翅片的密封性好,翅片的延展性好,进一步加强了连接后的翅片整体灵活性以及翅片自身和相邻翅片之间的拉伸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密封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密封条骨架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密封条是汽车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广泛用于车门、车床、车身等等部位,具有防水、密封、隔音、防尘、减震、保暖的重要作用,汽车密封条主要由密封条骨架和密封橡胶构成,其中密封条骨架必须具有较好的拉伸强度和弹性。
授权公告号为CN201432626Y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汽车密封条骨架,包括呈骨节状的骨身和骨节处外伸的翼片,翼片呈中心对称布置在骨节处,骨节处设置有开孔,骨节处孔的开口宽度为6-9mm,骨身的宽度为2.5-6mm。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密封条骨架是采用冲压而成,上述结构中相邻翼片之间均有间隙,并且骨节处的开口宽度为6-9mm,因此冲压后会形成大量的废料,造成材料成本上的浪费,同时由于骨节的长度固定,影响了其拉伸机械性能的强度,导致弯折灵活性交底,降低了密封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拉伸强度高、密封性能好、制造成本低的一种车辆密封条骨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车辆密封条骨架结构,包括多个呈椭圆状的翅片,所述翅片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一拉伸孔,相邻所述翅片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片,两个所述连接片分别处于所述翅片的两端且对称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翅片和两个所述连接片相围形成第二拉伸孔,所述连接片的中心处开设有第三拉伸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两个连接片将多个椭圆状的翅片固定连接,减少了对翅片的中部的直接牵制,使得翅片更加的灵活,同时减少了冲压时需要切除的废料面积,节省了成本,通过两个连接片的对翅片的两端的牵制作用,提高了相邻翅片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使得翅片的密封性好,同时第一拉伸孔、第二拉伸孔、第三拉伸孔使得翅片的延展性好,进一步加强了连接后的多个翅片之间的整体灵活性,以及翅片自身和相邻翅片之间的拉伸强度。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拉伸孔、所述第二拉伸孔、所述第三拉伸孔均呈椭圆状,且两端均呈尖角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障了翅片的拉伸范围,使得翅片的拉伸更加简单省力。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翅片中部的宽度为15-18mm,所述第一拉伸孔中心处的宽度为6-9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部宽度为15-18mm的翅片和宽度为6-9mm的第一拉伸孔不仅减少了材料浪费,同时保证了翅片的拉伸强度,以最少的材料实现了翅片的最大化实际效用。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拉伸孔中心处的宽度为3-5mm,所述第三拉伸孔中心处的宽度为1-3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3-5mm的第二拉伸孔使得翅片之间排列得更加密集,减少了材料的浪费,1-3mm的第三拉伸孔进一步加强翅片的拉伸强度。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拉伸孔内沿翅片的长度方向固定有加固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固条保障了翅片弯折时的稳定性,并提高了翅片的密封性能。
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连接片之间的距离小于翅片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皮埃夫西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皮埃夫西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715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