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框架式高承载车身骨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71180.4 | 申请日: | 2019-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49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正东;吕正华;钟进;陆明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傲拓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3/00 | 分类号: | B62D2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刘静;邱启旺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框架 承载 车身 骨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框架式高承载车身骨架,包括前机舱、下车架和悬架安装口;悬架安装口包括前悬架安装口与后悬架安装口。下车架采用若干根横梁和若干根纵梁构成底部基础框架,给前机舱、后悬架、防滚架和座椅支架提供安装结构,并保证整体的弯曲和扭转刚度。车身骨架的承载和受力由前机舱和下车架共同负责承载,多处形成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同时利用斜撑梁增强结构稳定性。如此焊接而成的整体框架对于应力的传递更加高效。本实用新型在满足各项性能要求基础上,轻量化程度高;对于承载方面性能重点加强,和钣金车身相比,不仅减少了整车的重量,还可以保持和钣金车身一样甚至更佳的承载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骨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框架式高承载车身骨架。
背景技术
当前市场上的绝大多数货车车架,均采用钢板冲压再焊接而成,技术复杂,工艺繁琐且需要巨大的冲压模具和焊接工装等投入;且一经设计定型,涉及到冲压模具和工装,改型改款十分不易,因此传统钣金车身不适合快速迭代和中期改款,而框架式车架很好的避免了上述问题,不仅可以快速迭代改款新车型,不需要大型冲压设备的投入,并且还可以根据不同车型对整车的承载进行重点加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框架式高承载车身骨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框架式高承载车身骨架,包括前机舱、下车架和悬架安装口;
所述下车架包括第一横梁、前斜梁、主纵梁、第二横梁、副上纵梁、副下纵梁、第三横梁、减震梁、后斜撑、第四横梁、尾纵梁、尾梁和板簧安装梁。所述两侧前斜梁、主纵梁、副上纵梁、副下纵梁、后斜撑、第四横梁和尾梁均关于车身中轴线对称布置。
所述前斜梁后端与主纵梁固定连接,前斜梁前端与第一横梁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梁设于主纵梁中部位置,第二横梁两端与主纵梁固定连接;所述副上纵梁布置于主纵梁内侧,副上纵梁前端与第二横梁固定连接;所述副下纵梁布置于副上纵梁正下方,副下纵梁前部与第一横梁固定连接;所述主纵梁与其相邻的副上纵梁之间和两侧副上纵梁之间均设有第三横梁,副上纵梁外侧设有后斜撑,后斜撑前端与第三横梁固定连接,后端与副上纵梁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梁一端与主纵梁后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后斜撑固定连接;板簧安装梁设于副上纵梁后部,板簧安装梁两端分别与两侧副上纵梁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横梁与副上纵梁固定连接;所述尾梁与第四横梁之间设有若干尾纵梁;所述尾纵梁前端与第四横梁固定连接,后端与尾梁固定连接;
所述前机舱包括前摆臂安装梁、前机舱第一横梁、前机舱第二横梁、前机舱斜撑、仪表横梁、仪表立柱、仪表斜梁、前机舱上纵梁、前机舱斜梁、前机舱后斜梁、前机舱下纵梁、前机舱下斜撑、前机舱前斜撑、前机舱下横梁、踏板梁、前机舱下立柱、前机舱上斜撑和前机舱上横梁。所述前摆臂安装梁、仪表立柱、仪表斜梁、前机舱上纵梁、前机舱斜梁、前机舱后斜梁、前机舱下纵梁、前机舱下斜撑、前机舱前斜撑、前机舱下立柱和前机舱上斜撑均关于车身中轴线对称布置于车身中轴线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傲拓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傲拓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711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轮毂轴承结构
- 下一篇:一种便于移动的智慧家具蔬菜种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