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尘式气管插管固定带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65451.5 | 申请日: | 2019-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45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鲍爱琴;辛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A61M1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尘 气管 插管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尘式气管插管固定带,包括圆环套,所述圆环套的中间设有插管孔,所述圆环套的外部包覆有一层与圆环套边缘形成一体化架构的软胶保护套,所述软胶保护套的两端连接有软胶固定带,所述软胶保护套贴合人体颈部的一面设置有一层泡沫敷料,所述软胶保护套的另一面活动连接有防尘面罩,所述防尘面罩的下端设置有条形的夹层,所述夹层内安装有定型条;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软胶保护套上活动连接防尘面罩,使得气管插管固定带兼具防尘作用,同时在防尘面罩的下端设置定型条,从而避免防尘面罩容易被风吹起影响其防尘效果以及美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医疗护理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尘式气管插管固定带。
背景技术
在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肌能失常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致呼吸困难的患者中,气管切开术已成为常规应用的技术,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能保证气道通畅,气道死腔量减少及更好的痰液引流,与切开处能够更好接呼吸机支持,同时能将撤机时机提前。气管切开手术后的患者,需要插戴气管套管6个月以上,甚至是要需要佩戴终身,且术后患者要进行各种戴管治疗,其颈部的皮肤会受到较大的损伤,因此固定气切套管的护理带更是保护脖子不受损伤的重点。
对于气管切开的患者而言,从气管插管那里呼吸,常常会有很多痰液出来。咳嗽或者患者尝试说话时痰液甚至会喷溅出来。因此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气管切开面罩,用于隔绝一部分灰尘、防止痰液飞溅,相比直接把气管插管露在外面美观,但是现有的气管切开面罩单独设置,其通过棉绳固定在患者的脖子处,没有与气管插管固定带相结合使得患者的颈部棉绳缠绕较多,杂乱不美观,同时防尘面罩容易被风吹起,影响防尘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尘式气管插管固定带,通过在软胶保护套上活动连接防尘面罩,使得气管插管固定带兼具防尘作用,同时在防尘面罩的下端设置定型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防尘面罩容易被风吹起从而导致的防尘效果低下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尘式气管插管固定带,包括圆环套,所述圆环套的中间设有插管孔,所述圆环套的外部包覆有一层与圆环套边缘形成一体化架构的软胶保护套,所述软胶保护套的两端连接有软胶固定带,所述软胶保护套贴合人体颈部的一面设置有一层泡沫敷料,所述软胶保护套的另一面活动连接有防尘面罩,所述防尘面罩的下端设置有条形的夹层,所述夹层内安装有定型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软胶保护套的边缘向内延伸一端距离形成方形的凹槽,所述凹槽的边长等于所述圆环套的直径,所述泡沫敷料的中间设置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块,所述凸块的中间开设有与插管孔大小一致的套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软胶保护套和软胶固定带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散热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型条可以是钢丝、铝丝或者铁丝中的一种,所述定型条的外部包覆有一层塑料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软胶保护套的另一面上端设置有多排扣,所述软胶保护套通过多排扣和防尘面罩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圆环套外表面包覆有软胶保护套使其与颈部皮肤的贴合更柔软,提高患者舒适度,同时在软胶保护套上活动连接防尘面罩,便于防尘面罩的清洗与更换,也使得气管插管固定带兼具防尘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防尘面罩下端夹层案设置有定型条,定型条可任意弯曲,使防尘面罩呈现一定的弧度,提高气管呼吸舒适度,同时定型条的配重作用可以避免防尘面罩轻易被风吹起影响其防尘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654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断路器贴膜刷蜡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用窥镜智能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