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去除污染物的生物滞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32393.6 | 申请日: | 2019-05-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39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 发明(设计)人: | 董万成;吴梅玲;柴夏;唐坦;陈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科水治理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C02F3/3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王云 |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污染物 生物 滞留 装置 | ||
1.一种去除污染物的生物滞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层(1)、树皮覆盖层(2)、植被及种植土层(3)、人工填料层(4)、砂石层(5)、排水管层(6)、溢流井(7)和砂土层(8);其中,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蓄水层(1)、树皮覆盖层(2)、植被及种植土层(3)、人工填料层(4)、砂石层(5)、排水管层(6)和砂土层(8);所述排水管层(6)上均匀设有透水孔;所述溢流井(7)的底端与排水管层(6)连通,溢流井(7)中设有雨水管排进水口(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污染物的生物滞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及种植土层(3)中种植有香根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污染物的生物滞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层(1)、树皮覆盖层(2)、植被及种植土层(3)和砂石层(5)高度比为(6-7)∶(1-2)∶(5-20)∶(4-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污染物的生物滞留装置,其特征在于,排水管层(6)管径为10-15cm,且透水孔的孔径小于砂石层(5)的粒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污染物的生物滞留装置,其特征在于,溢流井(7)的井口设有井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污染物的生物滞留装置,其特征在于,溢流井(7)的井口高于蓄水层(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除污染物的生物滞留装置,其特征在于,人工填料层(4)的高度为蓄水层(1)的一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科水治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科水治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3239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多雨水城市的雨水生物滞留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过滤器清洗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