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空调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18917.6 | 申请日: | 2019-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1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飞;赵宁;张晓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艾康尼克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张海英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滨海新区华苑产业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空调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空调控制系统,车载空调控制系统包括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空调控制器和内外循环电机,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内二氧化碳浓度并生成二氧化碳浓度信号,并通过第一信号输出端输出二氧化碳浓度信号,空调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一信号输入端输入的二氧化碳浓度信号生成模式切换信号,并通过第二信号输出端输出模式切换信号,内外循环电机用于根据第二信号输入端输入的模式切换信号控制车载空调进行内循环模式与外循环模式的切换。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利于在维持车内空气清新度的同时,减小车载空调的制热或制冷负荷,进而减小电动汽车耗能,增加电动汽车续航里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空调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车内空气清新,车辆长期处于外循环进风状态,冬季汽车空调处于制热模式(或夏季汽车空调处于制冷模式)时,外循环模式使得车内大量合适温度的空气被刚进入的冷空气(或热空气)替代,这就需要消耗更多的电量重新制热(或制冷)新进入的空气以使车内保持较为舒适的温度。
传统汽车内缺少车内空气清新度检测的系统,但车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使驾驶员和乘客昏昏欲睡,反应迟钝,严重影响驾驶安全,因此,如何在维持车内空气清新度的同时,减小汽车的制热或制冷耗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空调控制系统,有利于在维持车内空气清新度的同时,减小车载空调的制热或制冷负荷,进而减小电动汽车耗能,增加电动汽车续航里程。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空调控制系统,包括:
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所述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包括第一信号输出端,所述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车内二氧化碳浓度并生成二氧化碳浓度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输出所述二氧化碳浓度信号;
空调控制器,所述空调控制器包括第一信号输入端和第二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空调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输入的所述二氧化碳浓度信号生成模式切换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输出所述模式切换信号;
内外循环电机,所述内外循环电机包括第二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内外循环电机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输入的所述模式切换信号控制所述车载空调进行内循环模式与外循环模式的切换。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控制器包括比较电路,所述比较电路包括第一比较信号输入端、第二比较信号输入端和比较信号输出端,所述比较电路的比较信号输出端作为所述空调控制器的第二信号输出端;
所述比较电路的所述第二比较信号输入端接入设定二氧化碳浓度信号,所述比较电路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比较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比较信号输入端输入信号的电平值的大小关系调节所述比较信号输出端输出信号的电平值的高低。
进一步地,所述比较电路的所述第一比较信号输入端作为所述空调控制器的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或者,
所述空调控制器还包括第一滤波电路,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第一滤波信号输入端和第一滤波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滤波电路的所述第一滤波信号输入端作为所述空调控制器的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一滤波电路的所述第一滤波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比较电路的所述第一比较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滤波电路用于滤除所述第一滤波信号输入端输入的所述二氧化碳浓度信号中的干扰信号并通过所述第一滤波信号输出端输出滤除所述干扰信号后的二氧化碳浓度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比较电路包括比较器,所述比较器的同向输入端作为所述比较电路的所述第一比较信号输入端,所述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作为所述比较电路的所述第二比较信号输入端,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作为所述比较电路的所述比较信号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艾康尼克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艾康尼克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189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