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撞机构、移动底盘和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615276.9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26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支涛;彭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云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2 | 分类号: | B60R19/02;B60R1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1 | 代理人: | 唐海力;李志刚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撞机 移动 底盘 机器人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撞机构、移动底盘和机器人。所述防撞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块、弹性铰链、防撞梁、第二安装块和用于与移动底盘的停车装置建立有通讯连接的触碰开关;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安装在移动底盘的上,弹性铰链安装在第一安装块上,防撞梁的一端连接在弹性铰链上,触碰开关的固定在第二安装块上,触碰开关的开关触发端向防撞梁延伸,且触碰开关的开关触发端与防撞梁之间设有第一间隙,防撞梁的侧壁延伸出移动底盘,以使当防撞梁受外力影响触碰触碰开关的开关触发端时,触碰开关向停车装置发送停车信号。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移动底盘无法识别盲区内障碍物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撞机构、移动底盘和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圆形机器人的移动底盘在避障上基本使用激光雷达、超声、红外等电子器件进行障碍物的识别,然后通过软件算法躲避,不过这些电子器件在识别障碍物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识别的盲区,如果障碍物出现在这个盲区,机器人的移动底盘在运动时就无法识别,就会出现移动底盘的本体碰撞障碍物的问题。
针对相关技术中移动底盘无法识别盲区内障碍物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撞机构、移动底盘和机器人,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移动底盘无法识别盲区内障碍物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底盘。
根据本申请的移动底盘包括:第一安装块、弹性铰链、防撞梁、第二安装块和用于与移动底盘的停车装置建立有通讯连接的触碰开关;
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安装在移动底盘的上,弹性铰链安装在第一安装块上,防撞梁的一端连接在弹性铰链上,触碰开关的固定在第二安装块上,触碰开关的开关触发端向防撞梁延伸,且触碰开关的开关触发端与防撞梁之间设有第一间隙,防撞梁的侧壁延伸出移动底盘,以使当防撞梁受外力影响触碰触碰开关的开关触发端时,触碰开关向停车装置发送停车信号。
可选地,该防撞机构还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
第一连杆的第一端与防撞梁铰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与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铰接在第二安装块上,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存在夹角。
可选地,该防撞机构还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第一连杆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防撞梁铰接,第一连杆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转轴与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通过第三转轴铰接在第二安装块上;
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均竖直设置。
可选地,该防撞机构还包括限位销;
第二安装块靠近防撞梁一侧设有安装孔,限位销的第一端连接在安装孔中,限位销的第二端与防撞梁之间设有第二间隙;
触碰开关的开关触发端相当于限位销的第二端靠近防撞梁。
可选地,限位销的第一端与安装孔过盈配合。
可选地,防撞梁的侧壁外形与移动底盘对齐位置上外形相同。
可选地,防撞梁的侧壁外形为圆弧形。
可选地,弹性铰链为弹簧蝶形铰链,触碰开关为弹簧针触发开关。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移动底盘,包括上述的防撞机构。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机器人,包括上述的移动底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云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云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152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