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镀用铜离子补充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604497.6 | 申请日: | 2019-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4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 发明(设计)人: | 冯建松;刘江波;章晓冬;苏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天承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D21/14 | 分类号: | C25D21/14;C25D21/06;C25D3/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 地址: | 51099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镀 离子 补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镀用铜离子补充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个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过滤层,壳体内位于所述过滤层的一侧设有放置腔,另一侧设有出液管道,壳体内贯穿过滤层设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出液口位于放置腔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中设有过滤结构,能够避免细小的铜粒随电镀液流出,使得该装置内部可以填充小粒径的铜粒用于向电镀液中补充铜离子,大大提高铜粒的比表面积,从而可以用更少量的铜球实现相同的溶铜速率,可大幅度减小前期开线的成本。所述装置同样适用于其他金属电镀过程中金属离子的补充,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镀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镀用铜离子补充装置。
背景技术
电镀是在含有预镀金属的电镀液中,以被镀基体金属为阴极,通过电解作用,使镀液中预镀金属的阳离子在基体金属表面沉积出来,进而形成镀层。其形成的镀层表面美观,还能增强基体金属的抗腐蚀性、增加硬度、防止磨耗以及提高导电性、光滑性和耐热性,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电镀液的主要成分为主盐(提供电沉积金属的离子)、导电盐(用于增加溶液的导电能力)、阳极活性剂(促进阳极溶解、提高阳极电流密度)以及缓冲剂(调节和控制溶液酸碱度)和部分添加剂(改善镀层的性能和电镀质量的作用)。随着电镀的进行,主盐中提供电沉积金属的离子不断的消耗,电镀液的电流密度和电镀效果随之降低,进而影响了电镀效果。因此,需要对电镀液及时的补充待镀金属离子。
在PCB电镀铜过程中,铜离子的补充有多种方式,例如可以将磷铜球装入钛篮中作为可溶性阳极,随着电镀的进行,作为阳极的磷铜球逐渐溶解出铜离子,实现铜的补充。这种方法是最传统的补充铜离子的方法,应用很广,但由于使用含磷铜球,电镀液中磷含量会增加,容易造成电镀液的污染,影响电镀效果。而磷对人体、环境均有害,因而对电镀液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生产时应尽量避免。此外,还可以通过加入氧化铜粉的方式补充铜离子,但氧化铜粉很难溶解,溶解不充分时,固体颗粒会影响电镀效果,因此这种方式同样难以得到有效推广。
另一种能够有效补充铜离子的方式为:向电镀液中添加纯铜球,利用电镀液中添加的高价态氧化性金属离子。如三价铁或高价钒来溶解纯铜球实现铜离子的补充,这种方式避免了前两者的缺点,同时低价态的金属离子,可在阳极上被氧化,重新成为高价态。然而,采用这种方式对铜离子进行补充,开线初期需要大量的铜球,用量可达数吨,价值几十万元,增大了开线的前期投入,不利于企业对成本的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镀用铜离子补充装置,所述设置设有过滤结构,能够避免细小的铜粒随电镀液流出,使得该装置内部可以填充小粒径的铜粒用于向电镀液中补充铜离子,大大提高铜粒的比表面积,从而可以用更少量的铜球实现相同的溶铜速率,可大幅度减小前期开线的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应用前景。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镀用铜离子补充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个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过滤层,壳体内位于所述过滤层的一侧设有放置腔,另一侧设有出液管道,壳体内贯穿过滤层设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出液口位于放置腔内。
优选地,所述出液管道与过滤器连接,所述过滤器内设有过滤柱,用于对电镀液进行二次过滤。
优选地,所述过滤层为纤维过滤层,进一步优选为聚丙烯纤维(PP棉)缠绕而成。
优选地,所述进液管位于壳体中心轴线上。
优选地,采用上述装置进行铜离子补充的方法为:向放置腔中堆填铜粒,然后将电镀液通过进液管注入放置腔内,电镀液在铜粒间的缝隙流动补充铜离子,经过过滤层过滤后由出液管道流出。
优选地,所述电镀液从出液管道流出后进入过滤器中,利用其中的过滤柱进行二次过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天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天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6044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