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摩托车控制器引出线束的防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98160.9 | 申请日: | 201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70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兵;陈家雄;易军焱;黎泽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虬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02 | 分类号: | H05K7/02;B62J1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沈栋栋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控制器 引出 防水 结构 | ||
1.一种摩托车控制器引出线束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线束引出部、动力电源线束引出部以及相位线束引出部,所述信号线束引出部、所述动力电源线束引出部以及所述相位线束引出部分区设置于一壳体上,其中,
所述信号线束引出部包括第一防水挡板、密封胶塞以及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防水挡板中部开设有线孔,所述线孔内壁上设置有凸颈,所述密封胶塞设置于所述线孔内且其一端面抵靠于所述凸颈上,所述密封胶塞上开设有若干小孔,信号线束的每根线束分别穿过一所述小孔并与所述小孔过盈配合,同时,在所述第一防水挡板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密封圈;
所述动力电源线束引出部和所述相位线束引出部均包括第二防水前挡板、第二防水后挡板以及线部密封圈和后挡密封圈,所述第二防水前挡板和所述第二防水后挡板上开设有内孔,且所述第二防水前挡板和所述第二防水后挡板为对称结构,所述第二防水前挡板和所述第二防水后挡板之间且位于每一所述内孔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所述线部密封圈,所述第二防水后档板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所述后挡密封圈,动力电源线束和相位线束分别穿过所述动力电源线束引出部和所述相位线束引出部上的所述内孔并与对应的所述线部密封圈过盈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控制器引出线束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挡板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一限位围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中部开设有所述线孔,且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两侧端面上均垂直设置有所述第一限位围板,所述第一限位围板围设于所述线孔外,且所述第一安装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限位围板外侧开设有若干第一固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控制器引出线束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的一端和/或两端的开口呈锥形结构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控制器引出线束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塞背离所述凸颈的一侧设置有填充件,所述填充件为胶体填充或直接灌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控制器引出线束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于靠近所述壳体一侧的所述第一限位围板的外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控制器引出线束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且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密封圈的接触面呈带锥度的斜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控制器引出线束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水前挡板和第二防水后挡板均呈“T”字形设置,均包括一第二安装板和垂直于所述第二安装板设置的第二限位围板,且所述第二防水前挡板和所述第二防水后挡板的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端面相互贴合设置,两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各自对应的所述第二限位围板分别位于相互背离的一侧,每一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中部且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二限位围板的内侧均开设有贯穿的所述内孔,同时,每一所述第二安装板上且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二限位围板的外侧均开设有外密封槽,且每一所述第二安装板上且位于靠近另一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一侧的所述内孔的开口处均开设有内密封槽,同时,每一所述第二安装板上且位于所述外密封槽的外侧均开设有若干第二固定孔,且两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的所述第二固定孔一一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托车控制器引出线束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水后挡板的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的所述外密封槽内设置有所述后挡密封圈,且所述第二防水前挡板和所述第二防水后挡板组合时,两所述第二安装板上的所述内密封槽内设置有所述线部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摩托车控制器引出线束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且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后挡密封圈的接触面呈带锥度的斜面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虬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虬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9816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