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挡驻车集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91739.2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7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曹展;杨建森;王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3/30 | 分类号: | F16H63/30;F16H63/34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挡 集成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挡驻车集成系统,包括电机组件、传动组件、驻车组件、换挡组件一;所述电机组件用于驱动传动组件;所述换挡组件一包括齿条一,所述驻车组件包括齿条二,所述齿条一和齿条二都与传动组件啮合连接,所述电机组件通过传动组件驱动驻车组件和换挡组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换挡驻车集成系统采用齿轮齿条传动方式,通过单电机驱动,实现换挡功能和驻车功能的集成。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功能全面、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广泛适用于多挡位自动变速器产品的开发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换挡驻车集成系统。
背景技术
在自动变速器开发应用中,换挡功能和驻车功能均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功能。换挡功能的实现大多数是通过换挡电机驱动换挡执行机构实现挡位的接合或分离,驻车功能的实现大多数是通过驻车电机驱动驻车执行机构实现驻车棘轮的锁止或脱开。为了实现换挡功能和驻车功能,通常需要两个独立的电机分别对换挡执行机构和驻车执行机构进行驱动,很难利用一个电机同时实现换挡和驻车两种功能。对于两挡以上的自动变速器,一般还需要选挡电机进行挡位的选择。诸多电机的使用,给自动变速器的设计开发带来一系列问题:电控系统的复杂控制、机械结构的复杂设计、成本和重量的增加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换挡驻车集成系统,以解决现有的自动变速器换挡驻车机构控制复杂、设计复杂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换挡驻车集成系统,包括电机组件、传动组件、驻车组件、换挡组件一;所述电机组件用于驱动传动组件;所述换挡组件一包括齿条一,所述驻车组件包括齿条二,所述齿条一和齿条二都与传动组件啮合连接,所述电机组件通过传动组件驱动驻车组件和换挡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以及安装在驱动电机输出端的小齿轮,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变速器壳体上;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大齿轮和传动轴,所述大齿轮固定安装在传动轴的端部,所述传动轴轴向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所述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连接,驱动电机通过小齿轮驱动大齿轮和传动轴旋转;
所述传动轴上固定安装传动齿轮一,所述传动齿轮一分别与齿条一和齿条二啮合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换挡组件二,所述换挡组件包括齿条三,所述传动轴上还设有与齿条三相对应的传动齿轮二,通过传动齿轮二驱动换挡组件二升降。
进一步的,所述驻车组件还包括棘爪、回转轴、棘轮、驻车扭簧,所述棘爪轴向固定在回转轴上,与回转轴径向转动连接,所述回转轴固定安装在变速器的壳体上,所述棘爪的一端通过定位机构与齿条二配合定位,所述齿条二通过轴孔与变速器的壳体配合径向固定,通过传动齿轮一实现轴向移动,所述棘爪围绕棘轮呈弧形结构,所述棘爪的另一端设有与棘轮相对应的限位块,所述棘轮上设有与限位块相对应的限位开口;
所述棘轮轴心位置通过花键结构固定安装在变速器的输出轴或者输入轴上;
所述驻车扭簧固定套设在回转轴的外侧,驻车扭簧的其中一个开放端通过卡槽固定在棘爪上,另一个开放端通过轴孔固定在变速器壳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滚珠和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固定安装在齿条二上,所述定位块上设有两个与滚珠对应的定位槽,所述棘爪上设有与滚珠对应的凹槽;
所述定位块从上向下厚度逐渐变小,两个定位槽呈上下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齿条一通过轴孔配合安装在变速器壳体上,通过传动齿轮一的传动实现上下轴向移动;
所述齿条一上固定安装有拨叉,所述拨叉设有两个向外侧延伸的支臂,两个支臂环抱呈弧状,两个支臂之间固定安装同步器,所述同步器的侧面设有与支臂相对应的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917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