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交驾驶室安全门的防撞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579427.X | 申请日: | 2019-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8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聂永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聂永军 |
| 主分类号: | E05C19/16 | 分类号: | E05C19/16;E05F5/08;E05F5/06;B60J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朝***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交 驾驶室 安全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运输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公交驾驶室安全门的防撞装置,包括安全门本体、安装板、磁铁、固定板和铁片;还包括上固定柱、下固定柱、第一弹簧、第二弹簧、上缓冲板、下缓冲板、上限位板、下限位板、第三弹簧、第四弹簧、上挂钩、下挂钩、上固定块、下固定块、上连接板、下连接板、上挡杆、卡板和下挡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公交驾驶室安全门的防撞装置,可减少安全门本体与安装板之间发生碰撞,减少安全门本体发生机械损伤,延长安全门本体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运输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公交驾驶室安全门的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公交驾驶室安全门的防撞装置是一种在打开公交驾驶室安全门时,对安全门进行保护,减少安全门发生碰撞,以对安全门起到保护作用的装置,其在交通运输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公交驾驶室安全门的防撞装置包括安全门本体、安装板、磁铁、固定板和铁片,安全门本体左侧壁与安装板右侧壁铰接,安全门本体上半区域前后方向设置有多组异形孔,安全门本体右侧壁与固定板左侧壁可拆卸连接,安全门本体右侧壁下半区域设置有第一矩形凹槽,磁铁左端与第一矩形凹槽内左侧壁连接,固定板左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第二矩形凹槽,铁片右端与第二矩形凹槽内右侧壁连接,磁铁右端与铁片左端吸引贴合;现有的公交驾驶室安全门的防撞装置使用时,旋转安全门本体,使得磁铁与铁片分离,从而打开安全门本体,公交司机进入驾驶室,反向旋转安全门本体,使得磁铁右端与铁片左端吸引贴合,关闭安全门本体即可;现有的公交驾驶室安全门的防撞装置使用中发现,在打开安全门本体时,若用力过大,会导致安全门本体与安装板之间发生碰撞,造成安全门本体机械损伤,降低安全门本体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减少安全门本体与安装板之间发生碰撞,减少安全门本体发生机械损伤,延长安全门本体使用寿命的公交驾驶室安全门的防撞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公交驾驶室安全门的防撞装置,包括安全门本体、安装板、磁铁、固定板和铁片,安全门本体左侧壁与安装板右侧壁铰接,安全门本体上半区域前后方向设置有多组异形孔,安全门本体右侧壁与固定板左侧壁可拆卸连接,安全门本体右侧壁下半区域设置有第一矩形凹槽,磁铁左端与第一矩形凹槽内左侧壁连接,固定板左侧壁中央区域设置有第二矩形凹槽,铁片右端与第二矩形凹槽内右侧壁连接,磁铁右端与铁片左端吸引贴合;还包括上固定柱、下固定柱、第一弹簧、第二弹簧、上缓冲板、下缓冲板、上限位板、下限位板、第三弹簧、第四弹簧、上挂钩、下挂钩、上固定块、下固定块、上连接板、下连接板、上挡杆、卡板和下挡杆,所述安装板内部设置有第一储存腔,安装板前面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一储存腔相通,所述上固定柱后端和下固定柱后端分别与安装板内后壁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连接,所述上固定柱内部和下固定柱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二储存腔和第三储存腔,上固定柱前端和下固定柱前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分别与第二储存腔和第三储存腔相通,所述第一弹簧后端和第二弹簧后端分别与上固定柱内后壁和下固定柱内后壁连接,第一弹簧前端和第二弹簧前端分别与上缓冲板后面中央区域和下缓冲板后面中央区域连接,所述上限位板顶端和下限位板底端分别与第一开口内顶壁和内底壁铰接,所述第三弹簧顶端和第四弹簧顶端分别与上限位板前面上半区域和下限位板前面上半区域连接,所述上挂钩顶端和下挂钩顶端分别与第三弹簧底端和第四弹簧底端连接,所述上固定块底端和下固定块底端分别与安装板顶面中央区域和底面中央区域连接,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横向分别设置有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所述上连接板后面和下连接板后面分别与安装板前面上半区域和下半区域连接,所述上连接板纵向设置有第三圆孔,下连接板顶面设置有圆形凹槽,所述上挡杆底端穿过第三圆孔,上挡杆顶端与卡板底面前半区域连接,卡板底面与安装板顶面接触,所述下挡杆底端插入圆形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聂永军,未经聂永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794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品服装的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窗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