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座椅装配自动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75219.2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545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张亮;孙辉;雷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施尔奇汽车系统(沈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2 | 分类号: | B25B11/02 |
代理公司: | 21207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国瑞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轨 定位夹紧机构 夹紧定位机构 座框 转轴机构 两组 中心对称分布 后支座 前支座 自动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 光电传感器 定位装置 对称设置 检测装置 锁止机构 装配过程 装配状态 座椅装配 上边缘 上端面 上端 传感器 侧边 紧固 坐盆 装配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装配自动定位装置,平台两相对侧均设有转轴机构,平台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两组导轨定位夹紧机构,每组导轨定位夹紧机构均包含前支座和后支座,两组导轨定位夹紧机构关于转轴机构的旋转中心对称分布,平台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上部座框夹紧定位机构,上部座框夹紧定位机构为两组,关于转轴机构的旋转中心对称分布,上部座框夹紧定位机构位于前支座和后支座之间,平台一侧设有锁止机构,导轨定位夹紧机构和上部座框夹紧定位机构侧边均设有传感器,平台上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光电传感器。通过在平台上固定连接有定位装置和检测装置,使得坐盆与导轨在装配过程中保证安装精度,对二者进行紧固装配,进而在稳定的装配状态下生产出保证尺寸精度的产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定位装置,特别是一种座椅装配自动定位装置,属于汽车座椅装配定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汽车座椅装配过程中,骨架跨度较大,因此,产品体积相比前排更加宽大一些,传统装配工艺在装配前是无定位机构和检测机构的,进而在框架与导轨装配过程中的定位和姿态保持精度更加难以控制,并且线上无法判定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通过若干螺钉将座框与两侧导轨分别装配固定,完成坐盆的整体装配工序,无定位及检测装置存在以下缺点:
各部件均存在公差,且装配螺钉众多,无约束工装情况下装配精度很难控制,最终反应在产品上将无法通过检测筛选。
无在线检测装置,必将另外配备线下专门的检测人员,操作繁琐,浪费资源;由于检测步骤只能在下线后才能执行,比较延后,判定结果不合格时,必然要重新上线返工,重复工作量极大,拆卸时的劳动强度更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座椅装配自动定位装置,通过在平台上固定连接有定位装置和检测装置,使得坐盆与导轨在装配过程中保证安装精度,对二者进行紧固装配,进而在稳定的装配状态下生产出保证尺寸精度的产品。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座椅装配自动定位装置,平台两相对侧均设有转轴机构,平台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两组导轨定位夹紧机构,每组导轨定位夹紧机构均包含前支座和后支座,两组导轨定位夹紧机构关于转轴机构的旋转中心对称分布,平台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上部座框夹紧定位机构,上部座框夹紧定位机构为两组,关于转轴机构的旋转中心对称分布,上部座框夹紧定位机构位于前支座和后支座之间,平台一侧设有锁止机构,导轨定位夹紧机构和上部座框夹紧定位机构侧边均设有传感器,平台上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光电传感器I和光电传感器II。
所述的导轨定位夹紧机构为:前支座一侧设有限位气缸,限位气缸一侧设有L型挡点限位机构,二者呈半包围结构,前支座两侧设有相对设置的小压头,两个小压头之间设有传感器I,平台上端面设有传感器III和传感器II,传感器III和传感器II位于两组导轨定位夹紧机构之间,前支座侧面设有传感器V,L型挡点限位机构与前支座之间设有前端压头机构;所述的后支座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后端压头,后支座侧面设有传感器VIII和传感器VI。
所述的上部座框夹紧定位机构为:左侧动力气缸输出端连接有左侧推板,右侧动力气缸输出端连接有右侧推板,右侧推板挤压端面设有接触端面,右侧推板挤压方向设有L型阻挡机构,平台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发货位限位机构,发货位限位机构由固定在其侧端面的顶伸机构控制高度,发货位限位机构侧面设有传感器IV和传感器VII,发货位限位机构位于左侧推板和右侧推板之间。
所述的转轴机构结构为:前端定位块和后端定位块分别固定连接在平台上,前端转轴和后端转轴分别与前端定位块和后端定位块转动连接,后端转轴另一端连接有后端基础支座。
所述的限位气缸通过气缸支座固定连接在平台上。
所述的平台侧端面设有驱动手柄。
所述的平台上设有放置盒。放置盒一侧设有传感器VIII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施尔奇汽车系统(沈阳)有限公司,未经施尔奇汽车系统(沈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752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