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冲击限位结构的后悬置总成及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571263.6 | 申请日: | 2019-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2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 发明(设计)人: | 高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王鸿远 |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冲击 限位 结构 悬置 总成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冲击限位结构的后悬置总成;包括用于与动力总成变速器连接的支架,支架一端连接有用于与前副车架连接的大衬套,大衬套内设有内管套,内管套通过柔性缓冲件连接;内管套的中部设有穿装孔,内管套的外边缘设有朝向大衬套内壁延伸的硬性限位凸起,硬性限位凸起的硬度大于柔性缓冲件的硬度;通过在硬性限位凸起的设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后悬置总成结构明显限位不足,无法有效抑制发动机冲击位移,导致车内振动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冲击限位结构的后悬置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启停瞬间,车内震动大问题广泛存在于自主及合资品牌车辆,引起车辆启动抖动大的原因主要分为启动电机、发动机(电喷)、悬置系统、悬架系统四个方面。
现有的国产汽车和合资品牌车辆,后悬置对启停冲击有较大影响,后悬置刚度偏小,在发动机点燃瞬间不能有效将发动机能量衰减,从而导致车内冲击大,另一方面后悬置限位不足,在发动机点燃瞬间对其位移不能有效限位,也会导致车内冲击大。从后悬置角度去改善启动抖动是目前解决启动抖动大问题的常见而有效的措施。
常见的后悬置中的内管套为规则的圆柱形、梯形或者多边形等结构,在遇到发动机启停等大位移冲击时,此类后悬置总成结构明显限位不足,无法有效抑制发动机冲击位移,导致车内振动大。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急需提供一种具有冲击限位结构的后悬置总成及汽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冲击限位结构的后悬置总成及汽车,通过硬性限位凸起的设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后悬置总成结构明显限位不足,无法有效抑制发动机冲击位移,导致车内振动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冲击限位结构的后悬置总成,包括用于与动力总成变速器连接的支架,支架一端连接有用于与前副车架连接的大衬套,大衬套内设有内管套,内管套通过柔性缓冲件连接;内管套的中部设有穿装孔,内管套的外边缘设有朝向大衬套内壁延伸的硬性限位凸起,硬性限位凸起的硬度大于柔性缓冲件的硬度。
进一步地,硬性限位凸起的材质为金属;柔性缓冲件的材质为橡胶。
进一步地,内管套的截面呈梯形设置;硬性限位凸起包括设于内管套左侧的呈镜像对称设置的向大衬套内壁延伸第一凸块,设于内管套右侧的呈镜像对称设置的向大衬套内壁延伸第二凸块;两第一凸块间和两第二凸块间均设有柔性缓冲件填充间隙。
进一步地,内管套上设有减重孔。
进一步地,内管套上设有定位孔。
进一步地,内管套上设有沿穿装孔周向布设的强度加强筋。
进一步地,硬性限位凸起和内管套一体铸造成型。
进一步地,柔性缓冲件包括包裹内管套外壁和硬性限位凸起外壁的第一缓冲层,位于两第一凸块间及两第二凸块间的设于第一缓冲层上的第二缓冲层,位于内管套上、下两端且设于第一缓冲层上的缓冲连接段,沿大衬套内壁周向设置的第三缓冲层,设于第三缓冲层且与第二缓冲层相对设置的第四缓冲层,第二缓冲层与第四缓冲层间设有缓冲间隙。
进一步地,支架包括连接板,连接板的一端设有用于大衬套嵌入的圆形凹槽,连接板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动力总成变速器连接的U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汽车,包括如上述中任一所述的具有冲击限位结构的后悬置总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冲击限位结构的后悬置总成及汽车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进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712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化学电池测量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桥梁对接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