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电池支架以及具有该车用电池支架的车身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566757.5 | 申请日: | 2019-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04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 发明(设计)人: | 谭展扬;相泽伸夫;黄骏;文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H01M2/10 |
| 代理公司: | 11127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锴;陶海萍 |
| 地址: | 100004 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5号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 车用电池 车身 半环形结构 电池支架 下车身 支持力 受力 本实用新型 抗变形能力 车身结构 共振模态 交错结构 弯曲刚性 变形的 后半部 前半部 有效地 传递 共振 抵抗 支撑 | ||
1.一种车用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用电池支架包括侧部、后部、与所述后部相对的前部、连接所述侧部和所述后部的过渡部以及与所述后部、所述前部以及所述侧部连接的支撑部,
所述支撑部包括在所述后部与所述前部之间延伸的第一延伸部以及在两个所述侧部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二延伸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前端与所述前部连接,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后端与所述后部连接,或者,
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前端与所述前部或一个所述第二延伸部连接,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后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二延伸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延伸部包括:
第一纵部,其前端与所述前部连接;以及
至少两个第二纵部,其前端与所述第一纵部的后端连接,其后端与所述后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用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部、所述后部以及所述过渡部相对于所述支撑部朝向车辆的上方延伸,以与车辆的下车身结构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用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渡部形成在所述后部和所述侧部之间的拐角处。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用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部和所述后部朝向车辆的上方倾斜地延伸,
所述过渡部形成在所述侧部和所述后部朝向车辆的上方倾斜地延伸后两者之间的空缺处。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用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用电池支架由金属材料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用电池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用电池支架为一体成型。
9.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结构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用电池支架;
与所述车用电池支架固定连接的下车身结构;以及
设置在所述车用电池支架和所述下车身结构之间的车用电池。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车身结构具有焊接连接的车身前纵梁、车身后纵梁以及车身后横梁,
在车辆的上下方向上,所述车身前纵梁、所述车身后纵梁以及所述车身后横梁分别设置在所述车用电池支架的所述侧部、所述过渡部以及所述后部的正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未经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6675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