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角度可调节的轮毂支座焊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554361.9 | 申请日: | 2019-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36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 发明(设计)人: | 杨燕;杨波;杨江华;何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设机器人智能装备(武汉)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1/02 | 分类号: | B23K31/02;B23K37/04 | 
| 代理公司: | 42232 武汉国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熔舟 | 
| 地址: | 4301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夹紧机构 横向角度调节 角度调节组件 推动气缸 支座本体 本实用新型 轮毂 机械制造技术 角度可调节 固定放置 焊接装置 精度调节 气动连接 中间区域 组件设置 组件组合 泛用性 灵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角度可调节的轮毂支座焊接装置,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包括:支座本体、定位夹紧机构、纵向角度调节组件、横向角度调节组件以及推动气缸组件,所述定位夹紧机构、纵向角度调节组件、横向角度调节组件以及推动气缸组件组合安装在所述支座本体上,所述定位夹紧机构固定放置在所述支座本体的中间区域,所述定位夹紧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纵向角度调节组件和所述横向角度调节组件,所述推动气缸组件设置在所述定位夹紧机构上并与所述定位夹紧机构气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纵向角度调节组件和所述横向角度调节组件,实现了对所述轮毂支座角度上的精度调节,同时,操作简单,控制灵活,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和泛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角度可调节的轮毂支座焊接装置。
背景技术
扭力梁的轮毂支座是直接用于安装汽车车轮的连接件,轮毂支座的位置及角度的精度是影响扭力梁焊接最为关键的因素,目前,市面上存在多种用于安装扭力梁轮毂支座的焊接装置,但是,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的毂支座焊接装置仅能实现对轮毂支座X、Y、Z三个方向的位置调节,对于焊接角度的调节并没有可调节机构,因此,生产出来的扭力梁总成通常因为轮毂支座角度的精度没有达到产品要求而不合格;目前,急需提供一种角度可调节的轮毂支座焊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相关产品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角度可调节的轮毂支座焊接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实现轮毂支座角度的精度调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角度可调节的轮毂支座焊接装置,用于调节轮毂支座的安装位置及角度,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本体、定位夹紧机构、纵向角度调节组件、横向角度调节组件以及推动气缸组件,所述定位夹紧机构、纵向角度调节组件、横向角度调节组件以及推动气缸组件组合安装在所述支座本体上,所述定位夹紧机构固定放置在所述支座本体的中间区域,所述定位夹紧机构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纵向角度调节组件和所述横向角度调节组件,所述推动气缸组件设置在所述定位夹紧机构上并与所述定位夹紧机构气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座本体包括底板、支撑板、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一转销以及第二转销,所述底板、支撑板、第一支撑架以及第二支撑架依次纵向由下至上组合安装,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第三连接板垂直设置在所述第四连接板上,所述第四连接板平行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上,所述定位夹紧机构固定放置在所述第四连接板上;
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三连接板对应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向外延伸,所述凸起的下方设置有所述纵向角度调节组件;所述第三连接板上对应于所述第二通孔所在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孔相同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转销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将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转销穿过所述第四通孔并与其下方放置的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所述横向角度调节组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纵向角度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垫片、第一定位块以及第一调节气缸组件,所述第一固定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所述第一垫片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顶端,所述第一定位块放置在所述第一垫片上,所述定位块的顶部顶持在所述凸起的底部,所述第一调节气缸组件放置在所述第三连接板一端的端部并与所述第三连接板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调节气缸组件包括第一调节气缸和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调节气缸控制所述第一连接臂上下运动,以及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臂与所述第三连接板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设机器人智能装备(武汉)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中设机器人智能装备(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543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