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主动抬升扭转梁悬架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538558.3 | 申请日: | 2019-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951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 发明(设计)人: | 魏忠彬;钟勇;林宁;毋豪杰;刘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0G21/05 | 分类号: | B60G21/05;B60G17/015;B60G13/00 |
| 代理公司: | 35211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戴雨君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器 外齿轮 衬套 电机衬套 套筒 下端 减震器安装支架 升降驱动机构 驱动电机 固定套 啮合 本实用新型 扭转梁悬架 螺纹连接 升降运动 竖立安装 套筒外壁 同步反向 悬架纵臂 转动连接 活动套 可升降 扭转梁 输出轴 上端 抬升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动抬升扭转梁悬架结构,其包括一扭转梁、两个悬架纵臂、两个减震器安装支架、两个减震器和用于驱动两个减震器进行同步反向升降运动的升降驱动机构,升降驱动机构包括两个套筒、两个驱动电机、两个电机衬套和两个减震器衬套,两个套筒分别活动套设在两个减震器安装支架上,两个套筒一端分别固定于两个电机衬套一侧壁,两个驱动电机分别竖立安装在两个电机衬套内且输出轴上分别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一外齿轮,两个减震器衬套下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套筒外壁上,两个减震器衬套上端分别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二外齿轮与两个第一外齿轮啮合,两个减震器下端分别可升降的设置在两个减震器衬套内,两个减震器下端分别与两个第二外齿轮螺纹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动抬升扭转梁悬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交通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大问题。汽车悬架既是保证乘坐舒适性的重要部件,又是车桥(或车轮)与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之间一切的传力连接装置总称,还是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部件,其作用在于传递作用于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扭矩,缓冲并吸收由于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及振动,来保证汽车平顺行驶。
如图1所示,现有汽车扭转梁悬架,通常包括扭转梁01、悬架纵臂02、弹簧座03、螺旋弹簧04、减震器安装支架05和减震器06,所述扭转梁01沿着车宽方向延伸,扭转梁01两端分别与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的两个悬架纵臂02连接,两个悬架纵臂02的外侧均设有用于连接车轮的连接部,两个弹簧座03分别焊接在两个悬架纵臂02的内侧,两个螺旋弹簧04分别设置在两个弹簧座03内,两个减震器安装支架05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悬架纵臂02的内侧,两个减震器06分别竖立安装在两个减震器安装支架05上。
如图2所示,现有双向作用筒式减震器,作为汽车上常用的减震器06之一,其通常由充满减震器专用油的储油缸筒061、设于储油缸筒061内的工作缸筒062、设于工作缸筒062内的活塞及活塞杆063、设于工作缸筒062内的伸张阀及流通阀、设于工作缸筒062一端的压缩阀及补偿阀、设于工作缸筒062另一端的油封064及导向座065、活动套设在储油缸筒061外的防尘罩066、以及上吊环067和下吊环068组成,所述活塞杆063的上端、防尘罩066以及上吊环067焊为一体并与车架固定连接,储油缸筒061下端通过与底座069焊接在一起的下吊环068与车桥相连。
研究表明,汽车在发生侧面碰撞时,底盘越高乘员舱的侵入量越小,安全性也越高。为此,现有技术大都借鉴安全气囊的设计思想,采用类似安全气囊的方式进行抬升,该种方式成本相对较高,且每次需要更换,耗时耗力。因而,急需一种能够重复使用、抬升稳定、不易翻车的扭转梁悬架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抬升稳定,能够重复使用的主动抬升扭转梁悬架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主动抬升扭转梁悬架结构,其包括一扭转梁、两个悬架纵臂、两个减震器安装支架和两个减震器,所述扭转梁沿车宽方向延伸,扭转梁的两端分别与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两个悬架纵臂连接,两个悬架纵臂的外侧均设有用于连接车轮的连接部,两个悬架纵臂的内侧分别与两个减震器安装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其还包括用于驱动两个减震器进行同步反向升降运动的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两个套筒、两个驱动电机、两个电机衬套和两个减震器衬套,所述两个套筒分别活动套设在横置的两个减震器安装支架上,两个套筒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电机衬套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两个驱动电机分别竖立安装在两个电机衬套内,两个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分别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一外齿轮,所述两个减震器衬套的下端分别通过连接件可转动的连接在两个套筒的外壁上,两个减震器衬套的上端分别固定套设有两个第二外齿轮,两个第二外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一外齿轮啮合连接,两个第二外齿轮分别沿轴中心开设有螺纹通孔,所述两个减震器的下端分别可升降的设置在两个减震器衬套内,两个减震器的下端分别设有外螺纹与两个第二外齿轮的螺纹通孔螺纹连接,两个减震器的上吊环分别与车架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工程学院,未经福建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385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