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气化灰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36884.0 | 申请日: | 2019-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5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冯亮杰;刘俊;刘芹;庞睿;邢涛;孙志刚;杨宏泉;吴嘉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刘凤钦 |
地址: | 3151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气化 水处理 系统 | ||
1.一种煤气化灰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解槽(1),用于对进入其内的灰水进行电解絮凝,沉降灰水中的钙镁离子,其内设有电极板(4);电解槽的灰水入口(15)连接灰水输送管道(6),电解槽的氨气排放口(16)连接氨气输送管道(7),电解槽的液相出口连接灰水排放管道(9),电解槽的底部设有污泥排放口(17),所述污泥排放口(17)连接污泥排放管道(8);
汽提系统(10),用于汽提出灰水中的氨,其入口连接所述灰水排放管道(9),其出口连接废水排放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化灰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1)内设有竖向隔板(5),所述隔板(5)将所述电解槽的内腔分隔为并列设置的第一腔(13)和第二腔(14);
所述灰水入口(15)连通所述第一腔(13),所述氨气排放口(16)连通所述第一腔(13)和第二腔(14);
所述第一腔(13)内的灰水溢流进入所述第二腔(14);
所述灰水排放管道(9)连通所述第二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煤气化灰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槽(1)包括槽体(11)和扣盖在所述槽体(11)上的盖板(12);所述灰水入口(15)和所述氨气排放口(16)设置在所述盖板(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煤气化灰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排放管道(8)上设有控制阀(81)和污泥泵(3);所述控制阀(81)位于所述污泥泵(3)的上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煤气化灰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灰水排放管道(9)上设有灰水泵(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3688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