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预制综合管廊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532650.9 | 申请日: | 2019-04-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94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 发明(设计)人: | 吴杰;王兵;王小伟;温国军;谢清华;周奇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同力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29/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4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预制 综合 | ||
1.一种地下预制综合管廊,包括若干节首尾相连的管廊单元(1),管廊单元(1)一端设有插口端(1a),另一端设有承口端(1b),相邻管廊单元(1)连接时插口端(1a)与承口端(1b)插接,管廊单元(1)内壁的四角处均设有倒角(2),倒角(2)上设有通孔,通孔通至管廊单元(1)的两端,通孔内插有螺柱(3),螺柱(3)两端锁有螺母(4),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单元(1)的外壁两端均成型有一圈第一凸块(5),第一凸块(5)绕管廊单元(1)的周向设置,第一凸块(5)朝向相邻管廊单元(1)的一侧设有斜面(5a),位于相邻管廊单元(1)的拼装缝两侧的第一凸块(5)之间夹有实心的第一密封圈(6),第一密封圈(6)垂直于管廊单元(1)中轴线的断面呈梯形,第一密封圈(6)较大的底面压于相邻管廊单元(1)的拼装缝上,第一密封圈(6)的两侧斜边分别与两个第一凸块(5)上的斜面(5a)配合,斜面(5a)和第一密封圈(6)均沿着管廊单元(1)的周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预制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夹第一密封圈(6)的两个第一凸块(5)之间设有第一封浆层(7),第一封浆层(7)沿管廊单元(1)的周向设置,第一封浆层(7)位于第一密封圈(6)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预制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浆层(7)内固定有若干内螺纹套筒(8),内螺纹套筒(8)指向管廊单元(1)的中心,内螺纹套筒(8)内螺接有紧定螺丝(9),紧定螺丝(9)抵于第一密封圈(6)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预制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每个管廊单元(1)的顶面成型有V型坡(10),V型坡(10)的屋脊线(10a)与第一凸块(5)垂直,V型坡(10)沿屋脊线(10a)方向的两端与第一凸块(5)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预制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单元(1)的内壁上固定有一圈第二凸块(11),第二凸块(11)沿管廊单元(1)的周向设置,第二凸块(11)与管廊单元(1)的内壁围成插槽(11a),插槽(11a)的插口位于第二凸块(11)的侧面,插槽(11a)内插有插块(12)和实心的第二密封圈(13),第二密封圈(13)被插块(12)挤压至压于相邻管廊单元(1)的拼装缝上,第二密封圈(13)、插槽(11a)和插块(12)均沿管廊单元(1)的周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下预制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圈(13)垂直于其中轴线的断面呈梯形,管廊单元(1)内壁、插块(12)及第二凸块(11)围成的空间与第二密封圈(13)的形状配合,插块(12)压于第二密封圈(13)的一侧斜边上,第二密封圈(13)的两侧斜边关于相邻管廊单元(1)的拼装缝对称,第二密封圈(13)较大的底面压于相邻管廊单元(1)的拼装缝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地下预制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块(12)沿其周向成型有耳板(14),耳板(14)与第二凸块(11)通过若干螺钉(15)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地下预制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单元(1)内设有覆盖第二凸块(11)和插块(12)的第二封浆层(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同力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同力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3265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上钢平台结构
- 下一篇:一种儿科输液固定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