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齿轮马达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28587.1 | 申请日: | 2019-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93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高雄;覃庆国;陈展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三协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7/116 | 分类号: | H02K7/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沈捷 |
地址: | 52332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轴 支承板 齿轮马达 防脱部 支承座 支承 马达 减速齿轮组 支承齿轮 轴向观察 齿轮组 脱出 减速 传递 | ||
一种齿轮马达,能以简单的结构防止支轴的一侧端部从支承板的孔向一侧脱出,从而能避免减速齿轮组无法正常工作的不良情况。一种齿轮马达(1),具有马达(3、4)、将该马达的旋转减速传递的齿轮组(7)以及支承板(6)和支承座(65),支承板(6)具有孔(61),该孔(61)供支承齿轮组(7)的第一支轴(51)的轴向上的Z2侧的端部插入,以对第一支轴(51)进行支承,支承座(65)对第一支轴(61)的轴向上的Z1侧的部分进行支承,其中,支承板(6)具有防脱部(61b),在沿第一支轴(52)的轴向观察时,防脱部(61b)与第一支轴(51)的Z2侧的端面重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轮马达。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知一种齿轮马达,包括马达壳体、转子、减速齿轮组、支承座和支承板,其中,马达壳体在轴向上的一端侧开口,转子、减速齿轮组和支承座收纳于马达壳体,减速齿轮组将转子的旋转减速传递,支承板将马达壳体的轴向上的一端侧的开口封闭,并且,减速齿轮组的各级齿轮经由一端插入到支承板的沿轴向贯通的孔中、另一端支承于支承座的多个支轴支承在马达壳体内。
然而,在如上所述的齿轮马达中,设于支承板的孔是直径在整个轴向上恒定的圆形孔,因此,当齿轮马达主体受到从马达壳体的另一侧向一侧的作用力时,多个支轴在上述作用力的作用下可能会从多个上述孔中脱出,从而可能会产生减速齿轮组无法工作甚至损坏的不良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技术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轮马达,能以简单的结构防止支轴的一侧端部从支承板脱出,以避免减速齿轮组无法正常工作的不良情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齿轮马达,具有马达、将该马达的旋转减速传递的齿轮组以及支承板和支承座,上述支承板具有孔,该孔供支承上述齿轮组的支轴的轴向上的一侧的端部插入,以对上述支轴进行支承,上述支承座对上述支轴的轴向上的另一侧的部分进行支承,其中,上述支承板具有防脱部,在沿上述支轴的轴向观察时,上述防脱部与上述支轴的轴向上的一侧的端面重叠。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在齿轮马达的支承板上形成防脱部,并将该防脱部形成为在沿支轴的轴向观察时与支轴的轴向上的一侧的端面重叠,无论该防脱部的形状、大小如何,均能防止支轴的轴向上的一侧的端部从支承板的孔脱出。由此,能以简单的结构避免减速齿轮组无法正常工作甚至损坏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齿轮马达在第一方面的齿轮马达的基础上,其特征是,上述防脱部从上述支轴的轴向上的一侧与上述支轴的轴向上的一侧的端面抵接。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防脱部形成为从支轴的轴向上的一侧与支轴的轴向上的一侧的端面抵接,能最直接地阻止支轴的轴向上的一侧的端部从支承板的孔脱出。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的齿轮马达在第二方面的齿轮马达的基础上,其特征是,上述防脱部从上述孔的内表面朝径向内侧突出。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防脱部形成为从孔的内表面朝径向内侧突出,以简单的结构便能阻止支轴从孔脱出,并且,齿轮马达容易在轴向上实现小型化。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的齿轮马达在第三方面的齿轮马达的基础上,其特征是,上述防脱部由从上述孔的内表面朝径向内侧突出的环状突部构成。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防脱部形成为从孔的内表面朝径向内侧突出的环状突部,能遍及整周地防止支轴的轴向上的一侧的端部从支承板的孔脱出,由此,能更可靠地发挥防脱部的防脱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第五方面的齿轮马达在第四方面的齿轮马达的基础上,其特征是,上述防脱部由从上述孔的内表面朝径向内侧突出的至少一个突部构成。
根据上述结构,能在保证阻止支轴的一侧端部从孔脱出的技术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地简化形成防脱部的工艺且节省材料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三协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三协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285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走驱动桥
- 下一篇:一种开放式蜗杆减速直流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