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备换向兼升降功能的新型重载RGV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94510.7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3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胡友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江苏五洋停车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65 | 分类号: | B66F9/065;B66F9/20;B66F9/075;B66F7/06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尚威;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备 换向 升降 功能 新型 重载 rgv 机器人 | ||
1.一种具备换向兼升降功能的新型重载RGV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升降架(3)、升降驱动单元以及平移换向单元;
升降架(3)设于底座(1)上,且相对于底座(1)仅具有Z方向升降的自由度;
升降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轴(19)、升降驱动电机(22)和曲柄连杆机构;第一驱动轴(19)、升降驱动电机(22)安装于底座(1)上,升降驱动电机(22)驱动第一驱动轴(19)转动;曲柄连杆机构包括主动曲柄(6)和第一连杆(7);主动曲柄(6)固定于第一驱动轴(19)上以随第一驱动轴(19)转动;第一连杆(7)一端与主动曲柄(6)枢接,另一端枢接在升降架(3)上,以在主动曲柄(6)驱动下带动升降架(3)升降运动,以通过升降架(3)托举货物;
平移换向单元包括X方向车轮(17)、Y方向车轮(35)、平移驱动电机(27)、传动轴(36)、第二驱动轴(23);
X方向车轮(17)固定于第二驱动轴(23)上,以随第二驱动轴(23)转动;第二驱动轴(23)、传动轴(36)均安装于底座(1)上;Y方向车轮(35)安装于升降架(3)上,以随升降架(3)升降;平移驱动电机(27)同时驱动第二驱动轴(23)和传动轴(36)转动;Y方向车轮(35)与传动轴(36)通过齿轮副配合,并通过升降架(3)带动Y方向车轮(35)升降;其中:
当Y方向车轮(35)上升并悬空时,其与传动轴(36)的齿轮副分离;当Y方向车轮(35)下降与传动轴(36)的齿轮副啮合时,X方向车轮(17)悬空,从而实现X方向与Y方向的运动切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换向兼升降功能的新型重载RGV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曲柄连杆机构还包括从动曲柄(12)、第二连杆(10)和第三连杆(11);从动曲柄(12)一端枢接在底座(1)上,另一端枢接第三连杆(11)的一端,第三连杆的另一端枢接在升降架(3)上;第二连杆(10)的一端枢接于主动曲柄(6)和第一连杆(7)的枢接部,另一端枢接于从动曲柄(12)和第三连杆(11)的枢接部;
主动曲柄(6)和从动曲柄(12)平行且长度相等,第一连杆(7)和第三连杆(11)平行且长度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备换向兼升降功能的新型重载RGV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曲柄连杆机构,对称分布于升降架(3)两侧。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备换向兼升降功能的新型重载RGV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升降驱动电机(22)通过第一减速器(21)连接第一驱动轴(19)。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备换向兼升降功能的新型重载RGV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传动轴(36)和第二驱动轴(23)互相垂直;平移驱动电机(27)连接第二减速器(26),第二减速器(26)的输出轴平行于传动轴(36)和第二驱动轴(23)之一,且与传动轴(36)和第二驱动轴(23)分别通过锥齿轮副和圆柱齿轮副配合。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备换向兼升降功能的新型重载RGV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底座(1)和升降架(3)其中之一设有Z方向的滑块,另一个设有Z方向的滑槽,滑块与滑槽配合以使升降架(3)相对于底座(1)仅具有Z方向升降的自由度。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备换向兼升降功能的新型重载RGV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设有外框;升降架(3)为设于外框内部的框架构造,且在Y方向上与外框之间设有间隙,Y方向车轮(35)位于该间隙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备换向兼升降功能的新型重载RGV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外框和升降架(3)其中之一设有Z方向的滑块(38),另一个设有Z方向的滑槽(2),滑块(38)与滑槽(2)配合以使升降架(3)相对于底座(1)仅具有Z方向升降的自由度。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备换向兼升降功能的新型重载RGV机器人,其特征在于,X方向车轮(17)的轮距大于Y方向车轮(35)的轴距,X方向车轮(17)的轴距小于Y方向车轮(35)的轮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江苏五洋停车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中科技大学;江苏五洋停车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9451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程施工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检验科用粪便样品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