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材料3D打印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87702.5 | 申请日: | 2019-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62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 发明(设计)人: | 臧剑锋;周成;羊佑舟;化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9C64/106 | 分类号: | B29C64/106;B29C64/205;B29C64/232;B29C64/236;B29C64/393;B33Y30/00;B33Y50/02 |
| 代理公司: | 42201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曹葆青;李智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装置 软材料 气压 打印 本实用新型 打印平台 大小调节 电机运动 可变气压 配合运动 气压通路 不均匀 出胶 点胶 通断 | ||
本实用新型属于3D打印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软材料3D打印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变气压大小和通道的快速软材料3D打印装置。其通过采用PLC控制器控制3D打印平台在X轴、Y轴和Z轴的运动,配合运动要求实现实时气压通断、点胶气压大小调节和气压通路的切换,由此解决现有技术的软材料3D打印电机运动和控制精度不高,打印缓慢,出胶气压不宜更改且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3D打印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软材料3D打印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可变气压大小和通道的快速软材料3D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是增材制造技术的一种,可实现快速成形。3D打印机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通过计算机数据模型与快速自动成型系统相结合,实现层层粘合来制造三维的物体,现阶段3D打印技术发展迅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场合。
目前的软材料3D打印出胶气压不易更改且不均匀,不能很好地改变气压通道和气压大小,打印缓慢;另一方面大多数3D打印电机运动控制精度不够,采用步进电机加丝杆传动模式,步进电机缺乏反馈,失步明显,丝杆通过电机转动向前移动,移动距离精度不够。在长距离重负载直线运动上丝杆可能出现震动、抖动等情况。目前在软材料打印领域,打印效果尤为不足,亟待提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可变气压大小和通道的快速软材料3D打印装置改良了以上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软材料3D打印装置,其通过采用PLC控制器控制3D打印平台在X轴、Y轴和Z轴的运动,配合运动要求实现实时气压通断、点胶气压大小调节和气压通路的切换,由此解决现有技术的软材料3D打印电机运动和控制精度不高,出胶气压不宜更改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软材料3D打印装置,包括点胶给料系统和运动控制机构,其中,
所述点胶给料系统包括一个点胶机与至少一组给料模组,每一组所述给料模组包括气管和挤出头,所述气管一端连接所述点胶机,另一端连接挤出头;所述点胶机和每一组所述给料模组的气管之间还设置有气压阀;
所述运动控制机构包括PLC控制器、X/Y/Z三轴伺服驱动器、X轴直线电机、Y轴直线电机和Z轴伺服电机,所述X轴直线电机、Y轴直线电机和Z轴伺服电机分别与所述X/Y/Z三轴伺服驱动器相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X轴控制接口、Y轴控制接口和Z轴控制接口分别与X轴直线电机、Y轴直线电机和Z轴伺服电机相连。
优选地,所述Y轴直线电机采用双导轨移动;所述X轴直线电机和Y轴直线电机采用光栅尺反馈位置检测;所述Z轴伺服电机采用自带增量型旋转编码器反馈位置。
优选地,所述运动控制机构还包括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为光电开关。
优选地,所述点胶机还与单片机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接口与单片机的信号输入接口相连。
优选地,所述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接口通过继电器与单片机的信号输入接口相连,所述继电器连接至少一根信号线,其中每一根信号线连接一组所述给料模组的气压阀。
优选地,所述单片机带有WiFi模块或无线网卡接口。
优选地,所述单片机还依次连接路由器和计算机,所述单片机与路由器通过网线连接;所述路由器与计算机通过网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PLC控制器含有防电源干扰模块。
优选地,所述继电器为24V-5V继电器。
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877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