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商务车隔断新升降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85345.9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38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尹敏;孙海啸;施建东;李令宇;吴茂沅;刘佳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卡尔森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8 | 分类号: | B60R13/08 |
代理公司: | 33266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沈相权<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31120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断 升降机构 电机座 商务车 升降槽 中心轴转动 表面设置 内底壁 卷簧 立柱 收卷 转杆 轴承 电机 本实用新型 弹力释放 使用寿命 动力源 上表面 下表面 下拉 焊接 摩擦 能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隔断升降机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商务车隔断新升降机构,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右侧开设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的内底壁包括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下表面与升降槽的内底壁焊接,所述电机座的上表面包括电机。该商务车隔断新升降机构,通过电机作为动力源,使得让隔断卷下拉起到隔断作用,通过转杆表面设置的轴承,达到利用轴承降低中心轴转动时的摩擦力,通过转杆表面设置的卷簧,达到在进行隔断卷的收卷工作时,不需要任何能源作为动力,仅利用卷簧的弹力释放而带动中心轴转动完成收卷工作,解决了现有的商务车隔断升降机构不但造价高,且在工作途中摩擦较大,使得使用寿命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隔断升降机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商务车隔断新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隔断是指专门作为分隔室内空间的立面,应用更加灵活,如隔墙、隔断、活动展板、活动屏风、移动隔断、移动屏风、移动隔音墙等。活动隔断具有易安装、可重复利用、可工业化生产、防火、环保等特点,在生活中常见到隔断,另外在一些商务车上也应用了隔断,车辆上的隔断也可以实现升降,以便于适用需求,现有的商务车隔断升降机构不但造价高,且在工作途中摩擦较大,使得使用寿命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商务车隔断新升降机构,具备降低升降机构的价格,且降低升降的摩擦力,增加使用寿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商务车隔断升降机构不但造价高,且在工作途中摩擦较大,使得使用寿命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商务车隔断新升降机构,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右侧开设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的内底壁包括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下表面与升降槽的内底壁焊接,所述电机座的上表面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下表面与电机座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包括辊轴,所述辊轴的左端与电机的输出端焊接,所述辊轴的表面包括两个挡盘,两个挡盘均位于辊轴的表面套接,所述辊轴的表面包括钢索,所述钢索的一端与辊轴的表面且位于两个挡盘之间焊接,所述钢索远离辊轴的一端包括连接杆,所述钢索的一端与连接杆的表面焊接,所述立柱的右侧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的内部包括轴承,所述轴承的外表面与开槽的内壁焊接,所述轴承的内部包括转杆,所述转杆的表面与轴承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转杆的表面包括卷簧,所述卷簧位于转杆的表面缠绕,所述转杆的右端包括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左端与转杆的右端焊接,所述中心轴的表面包括隔断卷,所述隔断卷位于中心轴的表面缠绕。
优选的,所述立柱的左侧包括固定板和插杆,所述固定板的右侧与立柱的左侧焊接,所述插杆位于固定板的内部插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槽的内顶壁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顶端与升降槽的内顶壁焊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槽的左侧内壁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左侧与升降槽的左侧内壁焊接,所述限位杆远离升降槽内顶壁的一端贯穿连接杆并与顶板的上表面焊接。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下表面与电机的上表面搭接。
优选的,所述立柱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立柱以中心轴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商务车隔断新升降机构,通过电机作为动力源,使得让隔断卷下拉起到隔断作用,通过转杆表面设置的轴承,达到利用轴承降低中心轴转动时的摩擦力,通过转杆表面设置的卷簧,达到在进行隔断卷的收卷工作时,不需要任何能源作为动力,仅利用卷簧的弹力释放而带动中心轴转动完成收卷工作,解决了现有的商务车隔断升降机构不但造价高,且在工作途中摩擦较大,使得使用寿命低的问题。
2、该商务车隔断新升降机构,通过辊轴表面设置的两个挡盘,达到利用两个挡盘将钢索进行限位,避免钢索在辊轴表面缠绕时出现散开,通过顶板和限位杆的设置,达到在隔断卷进行展开或者收卷时可以保持平衡状态,由此也降低了隔断卷使用时的摩擦力。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卡尔森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卡尔森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853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梁体端口防进雪、水结构
- 下一篇:一种散热型汽车发动机护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