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绝缘性的汽车线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76304.3 | 申请日: | 2019-04-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57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堰市中生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6/02 | 分类号: | B60R16/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活动柱 真空吸盘 转筒 高绝缘性 活动机构 螺母紧固 汽车线束 合页 内壳 吸盘 本实用新型 繁琐过程 合页安装 角度调节 紧密贴合 线束装置 贯穿 打洞 卡块 外壁 光滑 汽车 转动 挤压 外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绝缘性的汽车线束,包括主体、活动机构、合页和第一卡块,所述主体的底部贯穿有活动柱,且主体与活动柱之间紧密贴合,所述活动柱的外围设置有转筒,且转筒的下方安装有真空吸盘,所述活动机构安装于主体的内部,所述合页安装于主体的外壁,且合页与主体之间为螺母紧固。该高绝缘性的汽车线束设置有真空吸盘,通过转动贯穿于活动柱上的转筒,使其进行下降,将安装在活动柱底部的真空吸盘进行挤压,从而使吸盘更加简单便捷的固定在光滑的汽车内壳上,避免螺母紧固的方式需要将汽车内壳进行打洞的繁琐过程,同时通过活动柱,从而使主体更加简单便捷的进行旋转,从而使线束装置更好的进行角度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线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绝缘性的汽车线束。
背景技术
线束为一定负载源组提供服务设备的总体,如中继线路、交换装置、控制系统等,话务理论的基本研究内容是研究话务量、呼损和线束容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线束是话务理论中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汽车上的线束是人们生活当中使用较为频繁的物件之一。
市场上的汽车线束使用过程中安装效果较为繁琐,固定不牢固,容易出现脱落的现象发生,同时一般的汽车线束对线没有一定的限位装置,导致线路错综复杂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绝缘性的汽车线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绝缘性的汽车线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汽车线束使用过程中安装效果较为繁琐,固定不牢固,容易出现脱落的现象发生,同时一般的汽车线束对线没有一定的限位装置,导致线路错综复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绝缘性的汽车线束,包括主体、活动机构、合页和第一卡块,所述主体的底部贯穿有活动柱,且主体与活动柱之间紧密贴合,所述活动柱的外围设置有转筒,且转筒的下方安装有真空吸盘,所述活动机构安装于主体的内部,所述合页安装于主体的外壁,且合页与主体之间为螺母紧固,所述合页的内部贯穿有活动轴,所述合页的上方安装有夹板,且合页与夹板之间为螺紧固,所述夹板的内壁衔接有弹簧,所述第一卡块安装于主体的上方,所述主体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卡块,且第二卡块与主体之间为螺母紧固。
优选的,所述活动柱与转筒之间为螺纹连接,且活动柱与真空吸盘之间为胶水粘接,并且真空吸盘的中轴线与转筒的中轴线相重合。
优选的,所述活动机构还包括固定转筒、走线槽、出线口、分离网和橡胶层,所述活动机构的外围设置有固定转筒,且固定转筒的上方衔接有走线槽,所述走线槽的顶部固定有出线口,所述走线槽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分离网,且分离网与主体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主体的内壁设置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与主体之间为胶水粘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转筒与活动机构构成活动结构,且走线槽与固定转筒构成垂直结构。
优选的,所述主体通过合页与夹板构成活动连接,且主体通过弹簧与夹板构成弹性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块的高度与第二卡块的高度之差为cm,且第一卡块的形状与第二卡块的形状均为“L”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高绝缘性的汽车线束设置有真空吸盘,通过转动贯穿于活动柱上的转筒,使其进行下降,将安装在活动柱底部的真空吸盘进行挤压,从而使吸盘更加简单便捷的固定在光滑的汽车内壳上,避免螺母紧固的方式需要将汽车内壳进行打洞的繁琐过程,同时通过活动柱,从而使主体更加简单便捷的进行旋转,从而使线束装置更好的进行角度调节;
2、该高绝缘性的汽车线束设置有活动机构,通过将线缠绕在固定转筒内部活动机构上,再将线与固定转筒上的走线槽进行缠绕,从而可避免汽车上连接电线过长收集存储较为繁琐的现象发生,同时有规律的走线可使工作人员在维修起来较为简单便捷,同时安装在主体内壁上橡胶层,可使线束在使用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绝缘效果,避免出现漏电的现象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堰市中生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十堰市中生汽车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763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高阻燃线束
- 下一篇:一种翻转控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