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直升机非承载式机身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44493.6 | 申请日: | 201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39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孟志刚;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宏泽天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06 | 分类号: | B64C1/06;B64D27/26;B64D35/00 |
代理公司: | 11332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彬<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30000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梁 固接 连接梁 隔框 机身结构 非承载式 间隔设置 发动机 固定架 本实用新型 无人直升机 便于拆装 装配工艺 维修 | ||
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了一种无人直升机非承载式机身结构,包括:上主梁,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上主梁和第二上主梁,和固接第一上主梁与第二上主梁的上隔框;下主梁,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下主梁和第二下主梁,和固接第一下主梁与第二下主梁的下隔框;连接梁,包括固接第一上主梁和第一下主梁的第一连接梁,固接第二上主梁和第二下主梁的第二连接梁;发动机固定架,其分别与第一下主梁和第二下主梁固接。通过设置上隔框和下隔框可显著增强上主梁和下主梁的整体强度,并通过连接梁使上主梁和下主梁构成一体,构成非承载式机身结构,发动机通过发动机固定架固定在下主梁,简化了机身结构的设计以及装配工艺,便于拆装维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直升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直升机非承载式机身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无人直升的机身结构主要是以承载式机身结构为主,沿袭了机壳侧板受力的设计方法,没有单独的承受外力的机架结构,承受外力结构部件与机壳侧板部分为一体式,该部分可直接安装发动机、传动系统等机械结构。这种机身结构空间狭窄,拆装麻烦,强度低,承载能力有限,不抗摔,不能给机载设备良好的保护,尤其是搭载大功率发动机时震动较大,不适宜飞行工作。
现有技术中的无人直升的机身结构,如申请号为201710264448.8的在先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无人直升机中空拱形桁架机身结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无人直升机的机身结构没有单独的承受外力的机架结构的问题,但依然存在较多不足,该无人直升的机身结构设计复杂,空间布局不够合理,并且强度依然较为不足等问题,尤其当无人直升机的内部需要维修时,这种结构设计也给拆装造成了极大难度,不利于无人直升机的维修。
因此,亟需一种无人直升机非承载式机身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直升机非承载式机身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人直升机非承载式机身结构的结构设计复杂,空间布局不够合理,尤其当无人直升机的内部需要维修时,机身结构拆装困难,不利于无人直升机维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直升机非承载式机身结构,该无人直升机非承载式机身结构包括:
上主梁,包括间隔设置且均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上主梁和第二上主梁,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上主梁和所述第二上主梁固接的上隔框,多个所述上隔框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下主梁,包括间隔设置且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下主梁和第二下主梁,以及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下主梁和所述第二下主梁固接的下隔框,多个所述下隔框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连接梁,包括多个第一连接梁和多个第二连接梁,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梁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一上主梁和所述第一下主梁固接,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梁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二上主梁和所述第二下主梁固接;
发动机固定架,其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下主梁和所述第二下主梁固接。
作为优选,所述无人直升机非承载式机身结构还包括用于安装减速机的两个减速箱支撑框,两个所述减速箱支撑框沿所述第一下主梁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所述减速箱支撑框均分别与所述第一上主梁和所述第二上主梁固接,减速机的两端分别安装于两个减速箱支撑框。
作为优选,所述无人直升机非承载式机身结构还包括第一架板,所述第一架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减速箱支撑框固接,所述减速机与无人直升机的主轴底部的一端传动连接且用于驱动所述主轴旋转,所述主轴穿过所述第一架板,所述主轴顶部的一端安装有旋翼头,所述旋翼头用于固定旋翼,所述旋翼头上安装有伞包;
所述主轴上套设有压力轴承和止位件,所述止位件和所述主轴固接,所述压力轴承包括上片、下片和位于所述上片和所述下片之间的多个滚珠,所述上片和所述止位件固接,所述下片和所述第一架板固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宏泽天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宏泽天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444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桨叶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旋翼无人机机臂安装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