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缓震式担架运输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37288.7 | 申请日: | 2019-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515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想;张回;孙超彧;朱毅仁;吴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G1/02 | 分类号: | A61G1/02 |
| 代理公司: | 31225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文滨 |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载人机构 自平衡式 移动支撑机构 本实用新型 担架板 折叠式 下层 自适应调整 二次伤害 微小坡度 运输装置 电连接 担架 缓震 地形 运送 调控 检测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缓震式担架运输装置,包括折叠式移动支撑机构、设置在折叠式移动支撑机构上的下层担架板、设置在下层担架板上的自平衡式载人机构以及与自平衡式载人机构电连接的控制单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自平衡式载人机构,在控制单元的调控下,能够及时检测到伤病人员的微小坡度变化并进行自适应调整,使装置在不同的地形下均能够保证伤病人员的平稳运送,避免伤病人员受到二次伤害,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护救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缓震式担架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担架是伤员运输的一种重要工具,在地震现场或山地救援等情况中应用广泛。现有的普通担架主要分为手抬式或车式,其中,手抬式担架需要一前一后两个人同时将担架抬起后运送到指定地点,由于前后两人的身高、力量、经验等因素,常常会导致担架晃动不稳;车式担架能够在平地上平稳地运送伤病人员,但若遇到地形的变化,会造成伤病人员承受颠簸。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保持伤病人员始终处于水平平衡状态的担架运输装置,避免伤病人员因晃动或颠簸而受到二次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缓震式担架运输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缓震式担架运输装置,该装置包括折叠式移动支撑机构、设置在折叠式移动支撑机构上的下层担架板、设置在下层担架板上的自平衡式载人机构以及与自平衡式载人机构电连接的控制单元。伤病人员平躺在自平衡式载人机构上,折叠式移动支撑机构带动装置整体运动;当出现地形变换时,在控制单元的调控下,自平衡式载人机构能够始终保持伤病人员处于平躺体位,从而避免受到晃动或颠簸的影响。控制单元可选用PLC控制器,也可选用Arduino开源电子原型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的控制单元设置在下层担架板上。控制单元中的线路板、接线盒等放置在下层担架板上的盒体中以进行保护。
进一步地,所述的折叠式移动支撑机构包括一对并列设置在下层担架板底部的车架以及设置在车架底部的移动轮组。车架用于支撑上部结构,移动轮组便于装置灵活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移动轮组包括设置在车架底部的万向轮及橡胶轮。通过两个橡胶轮作为驱动轮,四个万向轮作为辅助轮,形成差速转向结构。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其中一个车架底部设有与车架铰接的活动架,一对万向轮和一对橡胶轮分散安装在活动架上。与车架铰接的活动架既便于一对万向轮和一对橡胶轮的安装,又便于折叠收缩。
进一步地,所述的车架的顶部与下层担架板铰接。采用铰接式设计,便于折叠式移动支撑机构的整体折叠,进而使装置能够进入相对狭小的空间运输伤病人员。
进一步地,所述的下层担架板的两侧均设有固定杆,所述的固定杆与车架之间设有气缸,所述的控制单元与气缸电连接。在控制单元的调控下,气缸中的活塞杆向内缩回,以将车架折叠收缩在下层担架板的底部。当使用时,气缸中的活塞杆伸出至预设长度,以支撑车架,使车架与下层担架板保持相对固定。固定杆也便于医护人员推动装置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自平衡式载人机构包括设置在下层担架板上方的上层担架板以及设置在上层担架板与下层担架板之间的电推杆,所述的控制单元与电推杆电连接。上层担架板与下层担架板之间分散设有3-5个电推杆,电推杆能够上升或下降。伤病人员平躺在上层担架板上并采取常规措施固定,当出现地形变换时,在控制单元的调控下,多个电推杆相互配合,使上层担架板始终处于水平状态,从而避免伤病人员受到晃动或颠簸。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层担架板内设有陀螺仪,所述的控制单元与陀螺仪电连接。陀螺仪能够实时监测上层担架板的水平状态,并及时反馈至控制单元。当地面不平,使上层担架板发生微小的坡度变化时,陀螺仪检测到该坡度变化信号并传递至控制单元中,控制单元便控制多个电推杆相应做升降运动,以起到缓震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372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重症监护用病人安全转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急诊科用护理担架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