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供多人拉取的地铁车厢拉手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33370.2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16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心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墨班智能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37/00 | 分类号: | B61D3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冯华 |
地址: | 200082 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供多人拉取 地铁 车厢 拉手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供多人拉取的地铁车厢拉手,属于地铁车厢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吊杆和拉环,固定吊杆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至车厢顶壁,所述固定吊杆上安装有多个套筒;所述套筒外侧固定安装卡箍;所述卡箍上还固定连接有向固定吊杆两侧延展的横臂;所述横臂远离卡箍的一端下部通过系带与拉环相连。通过向固定吊杆两侧延展的横臂的设置,并在对应的横臂下方设置拉环,相较于现有技术,在车厢有限的空间内拓展了拉环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拉手不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铁车厢设施,具体是一种可供多人拉取的地铁车厢拉手。
背景技术
地铁是铁路运输的一种形式,指在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即“地下铁道”或“地下铁”的简称;许多此类系统为了配合修筑的环境,并考量建造及营运成本,可能会在城市中心以外地区转成地面或高架路段。地铁是涵盖了城市地区各种地下与地上的路权专有、高密度、高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地铁在运行时,为保证乘客在车厢内的站立稳定,提高乘客的人身安全,车厢内均设置可供人手拉的拉手,这些拉手大多固定在一根与车厢顶壁相连接的横杆上,且拉手在横杆上呈单排等间距均匀分布,如此,拉手的数量有限,无法为更多的人群提供稳定的站立条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供多人拉取的地铁车厢拉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供多人拉取的地铁车厢拉手,包括固定吊杆和拉环,固定吊杆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至车厢顶壁,所述固定吊杆上安装有多个套筒;所述套筒外侧固定安装卡箍;所述卡箍上还固定连接有向固定吊杆两侧延展的横臂;所述横臂远离卡箍的一端下部通过系带与拉环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卡箍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C型板和第二C型板,所述第一C型板和所述第二C型板一端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C型板和所述第二C型板另一端均设置延伸部,且所述第一C型板和所述第二C型板对应的延伸部之间通过可拆卸组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可拆卸组件为螺栓螺母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横臂包括第一杆段、第二杆段和第三杆段,其中,第一杆段一端与卡箍固定连接,另一端向上倾斜并固定连接至第二杆段,所述第二杆段远离第一杆段的一端向下倾斜并固定连接至第三杆段,所述第三杆段水平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第三杆段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固定安装有轴杆;所述系带上端伸入凹槽内并与轴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还包括包覆在横臂外侧的软质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软质层由发泡海绵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向固定吊杆两侧延展的横臂的设置,并在对应的横臂下方设置拉环,相较于现有技术,在车厢有限的空间内拓展了拉环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拉手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一种可供多人拉取的地铁车厢拉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一种可供多人拉取的地铁车厢拉手中横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一种可供多人拉取的地铁车厢拉手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一种可供多人拉取的地铁车厢拉手中横臂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墨班智能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墨班智能设备(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333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