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震性能优异的悬挂系统控制臂有效
| 申请号: | 201920431713.1 | 申请日: | 2019-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19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 发明(设计)人: | 郑玉豹;魏志成;黄志林;傅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杭铨高斯康机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 代理公司: | 33266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沈相权<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臂本体 甬道 折边凹槽 冲模 支撑导流板 固定螺孔 减震性能 螺孔管柱 悬挂系统 嵌套 安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 板式 车辆行驶 固定轴板 固定组件 减震效果 力矩传递 使用寿命 销轴衬套 卡嵌式 控制臂 悬挂架 底盘 内壁 贴合 限位 相套 焊接 背面 相隔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震性能优异的悬挂系统控制臂,所属悬挂系统技术领域,包括控制臂本体,控制臂本体上设有与控制臂本体相卡嵌式焊接的销轴衬套,控制臂本体一端设有底盘固定轴板,控制臂本体另一端设有悬挂架固定组件。控制臂本体端面上设有冲模折边凹槽,冲模折边凹槽内设有固定螺孔,控制臂本体背面设有与冲模折边凹槽相隔板式贴合分布的气流甬道,气流甬道内设有与固定螺孔相连通的螺孔管柱,气流甬道内设有与螺孔管柱相套接的支撑导流板,支撑导流板与气流甬道内壁相限位嵌套固定连接。具有结构简单、连接强度高、减震效果好和使用寿命长的特点。提高了减震性能,同时减轻了自身重量。提升了力矩传递性能,保证了车辆行驶的安全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悬挂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震性能优异的悬挂系统控制臂。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的悬挂系统大多选用低价且实用的麦弗逊独立悬架型式。其中控制臂作为传递力和力矩的关键部件,其重要性尤其突出。控制臂有A、B、G三个连接点,也称下三角臂。目前大多采用整体钣金成型的臂式结构,且一般是多片钣金结构焊接或实心体金属材料锻造成型,材料使用率和受扭性能都受结构限制。车辆行驶时车轮的振动和应力较大,悬挂系统控制臂是处于较大的载荷下保证车辆转向稳定性。而且在与悬挂架和底盘连接机构上采用螺栓式的硬连接,容易出现应力累积疲劳,影响使用周期和车辆行驶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刚性连接避震效果差、应力疲劳容易断裂和使用寿命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减震性能优异的悬挂系统控制臂,其结构简单、连接强度高、减震效果好和使用寿命长,解决了悬挂系统控制臂长期较大载荷下应力集中的问题。提高了减震性能,同时减轻了自身重量。提升了力矩传递性能,保证了车辆行驶的安全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减震性能优异的悬挂系统控制臂,包括控制臂本体,所述的控制臂本体上设有与控制臂本体相卡嵌式焊接的销轴衬套,所述的控制臂本体一端设有与控制臂本体呈折边式一体化的底盘固定轴板,所述的控制臂本体另一端设有与控制臂本体呈折边式一体化的悬挂架固定组件。所述的控制臂本体端面上设有冲模折边凹槽,所述的冲模折边凹槽内设有固定螺孔,所述的控制臂本体背面设有与冲模折边凹槽相隔板式贴合分布的气流甬道,所述的气流甬道内设有与固定螺孔相连通的螺孔管柱,所述的气流甬道内设有与螺孔管柱相套接的支撑导流板,所述的支撑导流板与气流甬道内壁相限位嵌套固定连接。
控制臂本体横截面呈“M”形,提升了结构强度的同时,增加了减震效果。通过对控制臂本体进行冲压成型形成冲模折边凹槽和气流甬道。气流甬道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起到导流散热的作用。销轴衬套通过销轴与连接转向件相连接固定,底盘固定轴板与车架相连接固定,悬挂架固定组件与轮毂悬挂系统相连接固定。支撑导流板起到降低了控制臂本体的结构应力,并且提高控制臂的连接强度,防止使用过程中产生变形或断裂,提高了稳定性。支撑导流板对控制臂本体起到弹性减震的缓冲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悬挂架固定组件包括与悬挂架固定板,所述的悬挂架固定板上设有定位环,所述的定位环内设有与悬挂架固定板呈一体化且呈垂直状的的定位凸台,所述的定位凸台与定位环间设有锥形座。
作为优选,所述的锥形座上设有若干呈均匀环形分布的卡扣槽,相邻两卡扣槽间设有限位导柱。
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凸台上设有橡胶缓冲卡紧槽。增加卡紧力和防松滑脱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盘固定轴板包括固定轴板,所述的固定轴板上设有与固定轴板呈一体化且呈垂直状的限位安装轴。
作为优选,所述的限位安装轴上设有与限位安装轴相卡槽式弹性卡套连接的卡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杭铨高斯康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杭铨高斯康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317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四转四驱移动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震底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