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动机冷却管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31707.6 | 申请日: | 2019-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21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郑玉豹;魏志成;黄志林;傅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杭铨高斯康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11/04 | 分类号: | F01P1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融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6 | 代理人: | 沈相权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出水冷却管 进水冷却管 冷却管 机油 支撑架 发动机冷却 连接法兰 安装座 水箱泵 侧边 连接管组件 冷却效果 密封套接 使用寿命 使用周期 占用空间 交替的 螺纹式 总成本 冷热 装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管总成,所属冷却管技术领域,包括冷却管总成安装座,冷却管总成安装座上设有两个冷却管支撑架,其中一个冷却管支撑架上设有发动机进水冷却管,发动机进水冷却管侧边设有机油进水冷却管,另一个冷却管支撑架上设有发动机出水冷却管,发动机出水冷却管侧边设有机油出水冷却管,发动机出水冷却管与发动机进水冷却管一端均设有水箱泵连接法兰管,水箱泵连接法兰管均与机油进水冷却管、机油出水冷却管一端相螺纹式密封套接,发动机出水冷却管与发动机进水冷却管另一端均设有连接管组件。具有结构紧凑、冷却效果好、装配简单、占用空间小和使用周期长的特点。提高了冷热交替的效率,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管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冷却系的功用是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发动机的冷却系有风冷和水冷之分。以空气为冷却介质的冷却系称为风冷系;以冷却液为冷却介质的称水冷系。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为强制循环水冷系,即利用水泵提高冷却液的压力,强制冷却液在发动机中循环流动。冷却系统主要由水泵、散热器、冷却风扇、补偿水箱、节温器、发动机机体和气缸盖中的水套以及附属装置等组成。
但在冷热交替端,连接的冷却管局部受散热效果影响,会出现受热老化及渗漏现象。降低了冷却管的使用寿命,增加维修的次数,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安全性。如果增加风冷设备,其占用空间大,会影响管路的间距和发动机周边部件的安装空间。而且大大增加了装配难度和结构复杂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发动机水温高、冷却效果差、空间占用大和装配复杂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冷却管总成,其结构紧凑、冷却效果好、装配简单、占用空间小和使用周期长的特点。解决了发动机水温过高的问题。提高了冷热交替的效率,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发动机冷却管总成,包括冷却管总成安装座,所述的冷却管总成安装座上设有两个冷却管支撑架,其中一个冷却管支撑架上设有发动机进水冷却管,所述的发动机进水冷却管侧边设有与冷却管支撑架相卡嵌的机油进水冷却管,另一个冷却管支撑架上设有发动机出水冷却管,所述的发动机出水冷却管侧边设有与冷却管支撑架相卡嵌的机油出水冷却管,所述的发动机出水冷却管与发动机进水冷却管一端均设有水箱泵连接法兰管,所述的水箱泵连接法兰管均与机油进水冷却管、机油出水冷却管一端相螺纹式密封套接,所述的发动机出水冷却管与发动机进水冷却管另一端均设有连接管组件。水箱泵连接法兰管与水箱上的供水泵相连接,实现冷却水的循环冷却。连接管组件与发动机相连接,实现发动机内的水冷却系统得到有效的冷热替换。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管组件包括连接主管体,所述的连接主管体外围设有与连接主管体呈一体化的外护管,所述的连接主管体上设有与连接主管体相轴承式密封套接的转盘架,所述的转盘架内设有若干呈环形分布的叶轮片,所述的转盘架与外护管间设有若干呈环形分布的风冷叶片。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主管体外均设有与发动机进水冷却管、发动机出水冷却管相套接固定的管抱箍。
作为优选,所述的水箱泵连接法兰管包括连接管体,所述的连接管体外壁设有与连接管体相套接的三角法兰盘。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管体端口上设有发动机冷却管口,所述的连接管体侧壁上设有机油冷却管口。
作为优选,所述的冷却管支撑架包括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一端设有与冷却管总成安装座相螺栓紧固的安装通孔,所述的安装通孔内侧设有与支撑板呈一体化的限位插板,所述的限位插板与冷却管总成安装座相插嵌连接固定;所述的支撑板另一端设有发动机冷却管卡槽,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管卡槽内侧设有与发动机冷却管卡槽相平行的机油冷却管卡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杭铨高斯康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杭铨高斯康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317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