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自由度并联电钻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28210.9 | 申请日: | 2019-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02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周毅钧;傅敏;陈业富;苏荣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Q1/25 | 分类号: | B23Q1/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平台 电钻 三自由度 动平台 圆周阵列 并联 加工 本实用新型 工作效率高 加工稳定性 高刚度 虎克铰 铰接点 全负荷 万向节 抖动 机器人 移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自由度并联电钻。该机器人可以保证加工时较高刚度和精度,以及更好的加工稳定性,而且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并克服了一般电钻工作时工作不稳定、抖动大的加工特点,能在三自由度范围内进行全负荷加工。技术方案是:一种三自由度并联电钻,包括定平台即机架、动平台以及连接在动、定平台之间三条支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条支链呈120°圆周阵列布置,所述每个支链通过虎克铰与动平台相连接,动平台与定平台通过移动副相连接,每个支链通过万向节与定平台相连接,每个与定平台相连接的铰接点呈120°圆周阵列分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钻工具夹具领域,尤其是一种电钻、手持钻用的钻孔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手持式小电钻或手持式小气动钻,因夹具部位较粗、较短,震动大,对周边构筑物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作用。对于混凝土结构内的钢筋,无法顺利通过,由于工作范围要求,不能够过于贴近建筑物。目前将并联机构应用到电钻或机床的领域技术日益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自由度并联电钻,该并联机构在保证精度和刚度的前提下,提供了更多的加工空间,而且结构简单,控制容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三自由度的并联电钻,该三自由度并联电钻包括定平台(5),动平台(7)以及连接定平台和动平台之间的三条支链机构,其中三条支链结构相同并在动、定平台间呈120°的圆周阵列分布,第一、第二、第三支链与动、定平台的铰接点分别在动、定平台内绕几何中心呈120°均匀圆周阵列分布。
所述第一支链、第二支链和第三支链分别包括用万向节与定平台连接的转动副、移动副和用虎克铰与动平台连接的转动副;所述第一支链(1R、1R1)、第二支链(2R、2R1)、第三支链(3R、3R1)的转动副轴线应装配时平行;所述第一支链、第二支链和第三支链与定平台连接的转动副的轴线应共面;所述第一支链、第二支链和第三支链与动平台连接的转动副的轴线应共面;所述移动副(1P、2P、 3P)作为三自由度并联电钻的驱动机构。
所述机器人的驱动机构为伺服电机和由伺服电机带动的丝杠机构,分别安装在三条支链的移动副上,由电机带动丝杠机构的移动作为整个机器人的驱动。
本实用新型达到了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并联机构采用三条支链 3-RRP,采用呈120°的阵列布置,可实现空间两个转动自由度和一个移动自由度,能在三自由度空间内加工刚度较强的构件,而且钻孔精度高、工作效率高、钻头夹动态响应、易控制、整体结构简单,满足电钻钻孔的实际应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钻枪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结构特点、技术手段、创作特征易于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电钻的3自由度并联机构,主要包括定平台5、动平台7、电钻头4以及连接在定平台和动平台之间的三条支链机构;如图2所示,电钻头固定连接在动平台7上,由电机6提供动力使电钻头高速旋转;所述第一支链、第二支链、第三支链结构都相同,支链构型都为(RRP),第一支链、第二支链、第三支链与动、定平台的铰接点分别在动、定平台内绕几何中心呈120°均匀圆周阵列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282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XY燕尾滑台定位机构
- 下一篇:一种钢铁棒端面切割装置的角度调整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