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铁车厢顶棚用加强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14621.2 | 申请日: | 2019-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91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新;胡春雷;于冲;王旭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航泰达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12 | 分类号: | B61D17/12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5 | 代理人: | 刘新子 |
地址: | 262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厢 顶棚 加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铁车厢顶棚用加强板,包括外包板、复合材料内板,所述外包板内报复安装有复合材料内板,在外包板外部四角位置各安装有一组固定架,所述外包板顶部设有滑轨,所述滑轨内安装有多组限位槽。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碳玻纤维复合材料,对铺贴结构、加强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保证产品表面强度、刚度等物理特性的同时,使高铁车厢顶棚达到轻量化需求,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能满足于多种尺寸的高铁车厢顶棚的安装需求,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铁配件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高铁车厢顶棚用加强板。
背景技术
目前与传统的金属材料相比,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强度、刚度、耐腐蚀性能和抗冲击性能方面总体来说都有较大优势,尤其是单位重量的各项性能明显优于金属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国防军事、汽车材料等方面均有重大应用,而应用的主要目的是在保证所需的各项性能的同时尽可能的降低产品重量,所以碳纤维复合材料产品也面临巨大改进压力,先需要设计一种加强结构,保证产品强度、刚度等性能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产品重量,满足轻量化需求。
现有的车厢顶棚用加强板为固定结构,无法满足车厢顶棚不同尺寸的安装需求,另外,均采用粘合剂进行安装,不仅会污染车内环境,而且需要定期更换,导致车厢顶棚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便是提供一种高铁车厢顶棚用加强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铁车厢顶棚用加强板,包括外包板、复合材料内板,所述外包板内报复安装有复合材料内板,在外包板外部四角位置各安装有一组固定架,所述外包板顶部设有滑轨,所述滑轨内安装有多组限位槽。
作为优选,所述复合材料内板包括位于靠外位置的两层玻璃纤维预浸料和位于靠内位置的两层碳玻纤维复合材料加强条,上述两层碳玻纤维复合材料加强条呈交叉状态排列安装在上述两层玻璃纤维预浸料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架包括装配板、中间座、中间柱和滑块,所述滑块安装在某一限位槽内,所述中间座与滑块之间通过中间柱焊接在一起,所述装配板安装在中间座的侧面上,在装配板上设有装配孔。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槽分为上滑槽和下滑槽,所述滑块两侧靠下位置各安装有一组弹性限位块,所述上滑槽和下滑槽两侧内壁上各设有一组限位孔,所述弹性限位块可卡合在限位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碳玻纤维复合材料加强条单条宽度20mm,长度为150mm-200mm,按60°-90°的角度范围交叉组成单一复合材料加强结构。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采用碳玻纤维复合材料,对铺贴结构、加强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保证产品表面强度、刚度等物理特性的同时,使高铁车厢顶棚达到轻量化需求,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能满足于多种尺寸的高铁车厢顶棚的安装需求,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两层碳玻纤维复合材料加强条交叉排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块与限位槽之间安装关系示意图。
图中:1、外包板,11、滑轨,12、限位槽,121、上滑槽,122、下滑槽,123、限位孔,2、复合材料内板,21、玻璃纤维预浸料,22、碳玻纤维复合材料加强条,3、固定架,31、装配板,32、中间座,33、中间柱,34、滑块,341、弹性限位块,35、装配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航泰达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中航泰达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146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覆塑金属管道双重密封连接结构
- 下一篇:超声检测装置以及超声换能器